众人看徐清手书判词,眼睛不停,口发落,耳边听判,断案有任何失当之处。任何疑难的案子,到了徐清口,三言两语立解。

  就算被告人是已经消失的盗匪,还是出走的世族,徐清也能安抚下原告,判个原告能接受的结果。

  恩威并施,张弛有度。但见徐清每审案后,听判的老百姓不心悦诚服,连连叩头而去。

  詹增等人唯有惊奇,徐刺史真乃奇才!三国演义庞统决案,也不过如此吧……

  不消多久,但见徐清公案旁如山高的卷宗,如冰融雪化般消解,最后余下几卷,徐清抬头看,天尚早。门外的百姓们早已经看得目瞪口呆,双腿都已经站的麻木,也不肯稍移步。

  最后个案子审完,众百姓齐齐跪下,呼道:

  “万岁,青天大老爷!”

  徐清微笑下,摇摇头心道还好唐朝时候,“万岁”词不算皇帝专用,不然就真要出大事了。

  案子审完了,可审案子的影响还在继续传播。随着从沧州队队出去的商队,“沧州刺史日审百案”的故事被绘声绘的散播到河北各地。而且,传得越远,就越传奇,都说徐清是星宿下凡,能上问天庭,下寻地府,手下三千鬼差察人间,百仙巡导清明。

  不然,怎么能断个准,判个服呢?

  百姓们把徐清捧得高高的,自然就有人不高兴了。刘墨听了手下人的禀报之后,重重的将手的笔拍在桌子上:

  “哼,个黄毛小儿,也敢玩弄刑法,简直是扰乱地方教化!”

  刘墨是贰佐官代属正印事,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他也是憋着委屈的。本想趁着开张三把火,赚些名气,证明自己的,却没想到这风头都被徐清抢了去,根本就没百姓想到他的功劳。

  没赚到风头也就罢了,他这个“挖坟”行为还得罪了不少下属,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让他恼火得不行……

  主子不爽,狗子自然要出歪主意给主子消气了:“刘大人,要不要发去……”

  他的意思是要发责难徐清。责难,若是放在般人身上,可能就升官难望了,政治污点嘛……

  “唉~他总归做了实事的,还是我先提出来的,要是我责他不周,未免让冀南同僚笑话。”刘墨也是官场老人,贪名好利却也头脑清醒,知道不好凭此事朝徐清发难,徐清现在在百姓心可大有声望啊。

  狗子计不成,又生计:“幽北局势紧张起来,兵员增加,食盐已是不足,上面摊派下来的份额不少,既然徐刺史这么能干……”

  刘墨微微眯眼,思考道:“你是说……”

  狗子接着上面的话,继续道:“可以让徐刺史去办这件事,上面只要五千斤,咱们可以问他要万斤,如此来……”

  刘墨听了眼前亮,要万斤,交五千斤,还有五千落在他手里,五千斤盐,那可是宝贝啊,刘墨又问道:“可他能凑出难么多盐吗?”

  “大人有所不知,沧州地界有处盐山!若是凑不齐,不正好让大人你……”

  “有个盐山?!那正好……他能学庞统审案,我看他能不能再学诸葛亮借箭!”刘墨恶狠狠地道。五千斤盐的份额,搁在刘墨手里也的确很难完成,沧州有盐山,如此事,不推卸给徐清,还能推卸给谁?

  万斤白盐!五天时间!看徐清怎么借的来!

  以前盐山的产量,天也不过百斤,加上销量展开不了,沧州的存量也就三千斤。按照这个数据,五天时间四千斤都凑不齐!

  凑不齐就是渎职,渎职就得被罚,如此来,刘墨就有了机会借徐清上位了。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