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第3章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一(5/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无明漏得解脱时。乃说为解脱。亦于已解脱而说今解脱。又如已受而说今受。如契经说。受乐受时如实知受乐受乃至广说。彼亦已受而说今受。非于受时可了知故。此亦如是。虽是已入而说今入。有余师说。此文应言无间而入正性离生。彼言无理。等无间入无间。而入义有何异。如是说者。世第一法。住时名入。问若尔异生应即圣者。入圣道故。答无如是过。世第一法至住位时。苦法智忍在正生位。未成就故不名圣者。苦法智忍虽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无间。世第一法尔时为彼等无间缘。故名为入。由此故说。若心心所法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问若心心所法。已入正性离生。或当得入。亦是世第一法不。答亦是。问若尔此中何故不说。答若说正入。当知则说已入当入。若说现在。当知则说过去未来。其相一故。思心差别论者作如是言。若信思心为等无间入见道者。唯信思心但为同类等无间缘。如是乃至。若慧思心为等无间入见道者。唯慧思心但为同类等无间缘。相似相续论者作如是言。心心所法但为同类等无间缘。谓心与心非心所。心所与心所非心。诸心所中。受与受非余。想等亦尔。然诸心所非恒相应。遇别缘起。谓若欣前境起乐受。若厌前境起苦受。若于境中庸。起不苦不乐受。若欲有所领纳生受。若欲取像生想。若欲有所作生思。乃至若欲有所决择生慧。故诸心所非恒相应。若尔已起心心所法。应不皆作等无间缘。彼作是言。一切能作等无间缘。然非无间。如仁宗许。出无想时。虽五百劫无心心所。而用入位心心所法。为今出位等无间缘。我宗亦尔。虽同类法多时间断而前为后等无间缘。斯有何失。彼言无理。所以者何。有心无心义各别故。又相应法。有即与果有未与果。不应理故。未生心等。非等无间。预作彼缘不应理故。又彼违害品类足说如说云何心等无间法。谓心无间余心心所法。或已生或正生。及无想定灭尽定。或已生或正生。又若尔者复有别过。谓若从有寻有伺地心心所法无间。无寻唯伺地。或无寻无伺地。心心所法现在前。前地已起心心所法。应非后地等无间缘。不相似故。乃至若从无寻无伺地。心心所法无间。无寻唯伺地。或有寻有伺地。心心所法现在前。说亦如是。善不善无记等心心所法展转无间。其过亦尔。前若非后等无间缘。后既无缘。应不得起。若谓后起由前隔越。同类诸法等无间缘。此亦不然。在有心位隔越为缘。不应理故。又初无漏。及无始来曾所未起殊胜有漏。彼既无有前起。同类等无间缘应不得起。又彼所言有大过失。谓贪无间应常起贪。无时伏贪起不净观。若嗔无间应常起嗔。无时伏嗔起慈悲观。若痴无间应常起痴。无时伏痴起因缘观。起我见等如理应知。执异类起无近缘故。又此胜善曾未起故。是则善心无由得起。若尔则无得解脱义。勿有如是种种过失。

是故应许前生心聚为后生聚等无间缘。若等不等。前于后生开避力同。如谷豆聚。问世第一法。现在前时。所修未来心心所法。彼法亦是世第一法不。有说。彼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以此中说若心心所法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彼未来者。既不能作等无间缘。是故彼非世第一法。又彼若是世第一法。则世第一法应有多心。便违后文。世第一法。应言一心非众多心。如是说者。彼法亦是世第一法若彼法非世第一法。便与智蕴所说相违。如说若有未曾得道现在前时。修余未来彼种类道。若执彼非世第一法。云何名为彼种类道。问彼不能作等无间缘。如何可名世第一法。答彼虽不作等无间缘。而能随顺由起得故。譬如苾刍与僧欲法。谓如僧众布洒他时。有诸苾刍虽不在众。由与欲故得布洒他。诸余僧事亦得成立。如是未来所修种类。虽不能作等无间缘。而起自得显相随顺。设彼不起显相顺得。此不能作等无间缘。此能为缘由彼顺力。彼于圣道起不碍力强故。问若彼亦是世第一法。此中本论何故不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