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莫说旁人惊诧, 便是皇帝自己, 都感到有丝不可思议。
皇帝自然能够感觉得到太后对自己冷淡客气, 但他并非自小养在太后膝下,倒也没想过真要上演母慈子孝,而且太后是个知分寸之人, 从来都不会提出理的要求,唯次请求皇帝留下晋阳长公主与她孩子的性命这个要求,也没有越过皇帝的底线。
可如今这事儿,若是个处置不当,还真是有几分下他的面子。
皇帝看着太后,面上倒还带着笑容, 轻声询问道:“母后,可是朕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还是在宫有何不顺心?”
“不是。”
太后闻言,面上倒是挂着歉疚的笑容,连忙开口又道,“皇上待哀家孝顺,宫人们也伺候的很好,没有什么不顺心的。只是近日哀家总是梦见先帝,梦到未央……几乎夜不能寐,哀家听说灵岩山人杰地灵,便想去此处住上些时日,为先皇与未央祈祈福,也好让他们九泉之下能得份安慰。”
“母后,若是想为父皇和皇姐祈福,何必跑灵岩山那么远的地方,京自有皇家寺庙立着,母后样可以去祈福,而且若是母后有心,朕也可在宫为母后专门建造座寺庙……”
皇帝话还未说完,太后却是连忙惶恐打断:“皇上太过破费了,哀家只是听闻灵岩山人杰地灵,所以才想去,若是不住,哀家实乃心安。皇上不必费心,只求皇上能答应哀家此事!”
“母后……”
皇帝还想劝说,但太后面上神却是坚决,显然是副不为所劝的样子,而旁人见着太后与皇帝二人这般说着,倒也不敢贸然插嘴。
皇帝知晓劝说不动太后,目光忍不住看向了唐娇,想了想,开口道:“母后,娇娇年纪尚幼,恐法忍受寺庙清冷,不若让娇娇呆在宫……”
其实皇帝也是有意说这话打消太后的意思,太后自然不会缘故提及这个要求,皇帝多少猜测出太后之所以会突然提出,可能是因为想带着唐娇避开宫廷、避开京的人事。
他想了想,轻叹声气,又是冲着太后道:“朕是娇娇的舅舅,自然会护着娇娇,若是母后是因为方才之事,倒可不必了!”
太后闻言,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她看着唐娇,目光带着份慈和,语气却是坚定:“娇娇是未央的亲女,身为人女,替逝去的母亲祈福本就是本份,而且寺清冷,有娇娇伴在哀家身侧,哀家也不怕寂寞了!”
皇帝猜测的的确是没错,太后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要求,的确是因为唐娇,所以她是必须将唐娇起带走的。
而这事儿,太后这几日直在心寻思着,也考虑着,她总是觉得,唐娇这个孩子,因为父母之事,身上戾气太重,对谁都是横眉冷对,带着股怼人的劲头。若是时倒也罢了,可这孩子在宫却是频频闯祸,太后就怕日后,唐娇依然是这么副样子,甚至越演越烈。
而在京、宫,饶是有她和皇帝护着,但唐娇总是这般,难保那天皇帝就不护了,难保哪天,唐娇就踢倒铁板了!
太后左思右想,想到了这个法子,想要带着唐娇远离宫廷、远离京城些时日,若是在灵岩山那边,便是唐娇闯了祸,太后倒也不必担心自己压不下来,而且在那些个佛音缭绕、人杰地灵之地,指不定就能够慢慢的消掉唐娇身上的戾气,让这个孩子,变得正常些。
当然,太后原本也不想这般早提出,但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太后便趁机提了出来,也有想着自己若是提了这事儿,皇帝可能就不好再追究唐娇今日犯下的过错了。
太后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自然是不加犹豫便与皇帝提了出来。
却是没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