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东来看着外面的太阳,笑容还在脸上就开始想哭了。
“赵鹏没提到他岳父岳母的态度,赵家的邻居也没说,说明李家在李萍儿失踪后并没有去赵家要人,如果事实像三郎说的那样,李萍儿在李家娇养长大,他们不可能不去赵家闹。”
三郎点头,“对!冲赵鹏那么宠李萍儿,赵家给李萍儿的零用钱也比她爹娘累死累活天赚的多。李家绝对不准李萍儿出事,除非,除非什么,我也不知道。”说着耸耸肩。
东来听到这话又笑,“我这就去。”
甄庆明看到资料上写到,李萍儿失踪的那天下午,赵家三口直在铺子里,李丰收接近酉时才到木器行,间满打满算只有半个时辰,即便李丰收在李萍儿刚出赵家就把人弄走,等他把李萍儿藏好再赶去城南的铺子里,也来不及啊。
“事情有点复杂啊。”甄庆明忍不住叹气。
☆、第54章 疑云重重
三郎听完甄庆明的分析,沉思许久,“我总感觉事情出在赵婆子那边。”
东来进门就听到这句话,“三郎不说我都忘了,我和曹衙役向赵婆子了解情况,问她李萍儿在她家待多久时,赵婆子的表情有点不自然,不过,我不太确定有没有看错。”
“回头我亲自去趟赵家,李家那边怎么”
“我刚说李萍儿三个字,她娘就嚷嚷着,死了活该!”东来皱着眉头说,“话虽然这样讲,听他们邻居说,李家父母这几天都没出去做工,而是和赵鹏起去找李萍儿。”
甄庆明:“接着说。”
“曹衙役拿刀吓唬她们下,然后我再问她,李萍儿最近有没有回娘家那夫妻俩张嘴便说,那个死没良心的,从出嫁谁见过她次。话有点夸张,不过,可以肯定李萍儿不愿意回娘家是事实。还有,少爷,你说奇不奇怪,李家就在赵婆子家后面,两家也就离百十米,她三天两头去赵家,却不回娘家。”东来说着摇摇头,想不通想不通啊。
“看来问题真出在赵家。”甄庆明说着站起来,“东来留下来歇歇,东宝,叫上几个今天没出去的衙役,随我去赵家。”
“天快黑了。”三郎提醒他。
甄庆明脚步顿,“夜长梦多,我要是时回不来,你们先吃饭,别等我了。”
以防赵婆子耍奸,甄庆明特意绕到县衙把官服穿上。
这时候已经罢市了,沿街的铺子里很是清闲,见大人穿街而过直往城东,忙碌天的人们你看我我看你,除了正在吃饭和做饭的,皆跟在他身后,呼啦啦,没大会便把赵家团团围住。
甄庆明从东来查到的信息得知,赵婆子的子女都在青州,源于老婆子话多,心眼小。虽然她有手好绣工,还能自制些咸菜拿出去卖,但她的儿子媳妇宁愿每月多给她些银子,请人来照顾她,也不愿跟她生活在块。
赵婆子在她男人死后回到老家桃源县,把原本租给人家的房子收回来,后面的堂屋留着自己住,沿街的三间铺面就被她用来卖自己腌制的小菜和平时没事时秀的绣品。
甄庆明到的时候老婆子正收拾菜坛子,估计是打算关门做饭。说她是老婆子,细看之下,赵婆子也就五十岁,头上有丝丝白发,人却红光满面,显然日子过得极顺心,或者她心情很好。
按说,她和李萍儿关系不错,李萍儿失踪几天,赵婆子不说难过,也应该有点闷闷不乐或者担忧之类的啊。
有些事不能细思量,这么想,甄庆明便觉得赵婆子很有问题,随便问她两句东来问过的话,甄庆明拾阶而上,不动声的四处打量,“李萍儿平常就在你铺子里做绣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