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是理想的会战场地。

  这样来,就只剩下了还在天津作战的E集团军。

  罗耀武盯上的,也就是这支美日联军的王牌部队。

  在提出反击计划的时候,罗耀武着重提到了点,即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只有保住天津才能确保北京不会受到威胁,美日联军在连续折损了两个集团军之后,仍然没有从北京外围撤退的意思,主要就是帕特里奇还抱着线希望,即在打下天津之后,美日联军能够在这里顶住东北军的进攻,为接下来攻打北京奠定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D集团军投降的时候,守卫天津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也快顶不住了。

  虽然在北京会战打响之后,美日联军在天津的进攻行动大受影响,E集团军的推进速度比之前还慢了许多,但是第二十六集团军也深受影响,特别是在廊坊遭到攻击之后,第二十六集团军获得的补给物资就减少了半,战斗力大大降低。受此影响,在东北军发起反击的时候,E集团军没有停止进攻,仍然在向南推进。

  事实上,当时帕特里奇确实抱有线希望。

  对美日联军来说,不管遭受了多大的损失,只要打下天津,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如果不能打下天津,又在进攻北京的战斗遭受挫败,那么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了。因此,即便在北面打得非常惨烈的时候,帕特里奇也没有动摇攻占天津的决心,仍然为E集团军提供了足够的作战物资。

  必需承认,E集团军的攻坚能力确实非常强大。

  在几乎没有得到空支援、连远程炮火支援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E集团军完全凭借自身的能力,攻占了大半个天津主城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