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这些新战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强攻两日,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仍然没能突破美日联军的防线,而且在战斗毙伤的美日官兵也不是很多,反而是自身的损失大得让人法接受。

  问题是,这个时候,绝不能停止进攻。

  只要东北军的进攻稍有松懈,美日联军就会趁机发起反击。

  事实上,到了日上午,东北军就在战斗显露出了进攻乏力的问题。

  也正是如此,包围圈内的美日联军在当天上午开始开辟直升机起降场,主要就是在较为空旷的广场、或者是路口清理出能让直升机起降的地盘。

  当天下午,第批美军直升机就赶到了廊坊。

  也直到这个时候,罗耀武才知道,美军开始用直升机接走被围的官兵了。

  针对美军的这行动,罗耀武立即调整了部署。

  在美军的第批直升机飞走之后不久,东北军的炮兵就对美军开辟出来的直升机起降场进行了密集炮击,并且使用了批子母,使美军法及时清理战场,也就不敢让直升机在布满定时炸的地点降落。

  与此同时,罗耀武还增强了城区东面的防御部署,在郊外设置了数十个观察点,然后在城区里面部署了上百个使用便携式防空导与大口径高射机枪的防空小组,专门对付那些低飞的美军直升机。

  不管怎么说,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非常有限,即便是CV-22这样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在低空的飞行速度也就每小时四百多公里,从郊外飞到廊坊上空,怎么也需要几分钟,而观察哨上的侦察兵只需要半分钟就能用有线电话通知后方的防空小组,而时刻处于战斗状态的防空小组能在两分钟之内做好战斗准备。也就是说,如果美军再次出动直升机,就得穿过由便携式防空导与高射机枪组成的防空火力。

  当天晚上,就打了场这样的战斗。

  为了尽快送走伤员,特别是那些急需得到救治的重伤员,包围圈内的美军不顾东北军的炮火打击,又开辟了几处直升机起降场。因为东北军已经发现了美军正在用直升机接走包围圈内的官兵,所以美军前线指挥官把第二次撤离行动安排在了夜间,希望夜能够为直升机提供掩护。

  希望是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东北军的装备再差,也不至于缺少单兵夜视设备。

  再说了,直升机飞行时发的噪音非常刺耳,几公里外就能听见,用铁皮卷起来的听筒就能解决夜间警戒上的难题。

  这次,美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当时,美军三十多架直升机,分成三个编队,沿着三条航线,从廊坊东面。在到达市区上空之后,就遭到了东北军的伏击。上百枚便携式防空导与数十挺高射机枪,在不到三分钟内就击落了二十多架直升机,侥幸逃脱的十来架直升机,只有七架飞了回去,其余几架均在郊外坠毁。

  要知道,这些直升机不是空着来的,都装满了药物资。

  在几乎满载的情况下,直升机的低空机动能力非常糟糕,就算能够用干扰对付便携式防空导,也躲不了高射机枪的雨。战斗,个防空小组的战士在用光了导后,甚至用携带的突击步枪将架“黑鹰”揍了下来。

  随后几天里,美军并没有放弃这种危险度极高的撤退方式。

  只不过,能够到达包围圈里的直升机绝对是少数,而且大量直升机被击落,对包围圈内的美日联军产生了非常沉重的心理打击,甚至让部分官兵认为必死疑,失去了继续抵抗的斗志。

  在日夜间,就有几名国民警卫队的新兵走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