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关键就得看东北军能不能在廊坊打出点名堂来。

  那么,罗耀武的反击力量在哪呢?

  毫疑问,肯定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

  坦克大战后,罗耀武就把这两个主力集团军撤了下来,并且及时为其补充了兵员,只是因为缺乏主战装备,所以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直留在北京,没有参与作战行动,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培训新兵上。用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员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廊坊反击战的话,该集团军很有可能成为东北军的教导部队。

  显然,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作战能力,而是罗耀武不舍得用这两支王牌部队。要知道,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是货真价实的装甲部队,大部分官兵都是装甲兵。如果把装甲兵当成步兵使用,在战斗大量伤亡,那就太浪费了,而且也会影响到东北军的士气。再说了,央并没有拒绝为东北军提供主战装备,特别是在北京捍卫战打响之后,最高统帅部已经做出了增援东北军的决定,只是交通线遭到美军轰炸,特别是用来运送重装备的铁路线没有打通,很多主战装备多囤积在山西,没有送到河北,也就没有交到东北军手里。

  只要交通线打通,东北军就能获得补充,到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就能恢复战斗力,至少能够恢复部分战斗力。

  正是如此,罗耀武才直没有用上这两个主力集团军。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罗耀武也等不起了。

  比起反击时机,兵力本身就不是问题。在罗耀武看来,如果能够举歼灭奔袭廊坊的美日联军,就算赔上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也是很划算的买卖。再说了,当时在罗耀武手里,还真没有能够顶替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部队。虽然第二十七集团军还没有投入战斗,但是香河与武清的局面都不容乐观,如果在反击战打完之前,这两处地点被美日联军突破,就只能依靠第二十七集团军了。受此影响,罗耀武肯定不会急于动用这支战略预备队。

  当然,这并不妨碍罗耀武把第二十七集团军名下的那个摩步师拆散了分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适当增强这两个主力集团军的突击能力。

  因为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基本上成了步兵部队,所以在安排反击行动的时候,罗耀武还为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各增添了个新编集团军,用兵力来弥补突击能力上的差距。加上部署在廊坊市区的两个新编集团军,罗耀武总共投入了两个主力集团军与四个新编集团军,正规军的总兵力就达到了二十二万,是美日联军在廊坊投入的作战部队的三倍。如果算上民兵与武装平民,东北军的兵力优势更加明显。

  可以说,这次罗耀武是志在必得

  第六十章 反击开始

  第六十章反击开始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反击的突然性,从二月日开始,罗耀武花了五天时间,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作战部队分成小股,混杂在民兵里面赶赴战场,而增强给这两个主力集团军的摩步师的主战装备全部混杂在补给车队里面,在夜间开赴廊坊,并且赶在天亮之前隐蔽阵地。

  可以说,这些伪装与欺骗手段,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到了二月五日夜间,美日联军都不知道,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在廊坊周边地区埋伏了起来,而且做好了反击准备。当时,美日联军直认为东北军为了减少轰炸损失,只能让民兵以小股部队的方式增援廊坊。

  如果可以的话,罗耀武甚至还打算再拖天,好把更多的作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