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虽好,可是要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却不那么容易。

  不管怎么说,罗耀武可不比帕特里奇差。如果两人换个位置的话,恐怕罗耀武早就指挥美日联军攻入北京了。

  事实上,东北军的部署也证明了这点,罗耀武并不打算与帕特里奇到郊外争长短。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寻求其他有效战术

  第五十章 环形防线

  第五十章环形防线

  帕特里奇想到的法子,就是双管齐下,逼迫东北军出来决战。

  在部署进攻的时候,除了北面从承德出发、沿着零国道向北京发起进攻之外,帕特里奇将部署在南面的美日联军主力部队放在了两条进攻线路上。是从唐山向宝坻进攻,绕到东北军设在玉田县的防线后方,在东北军主动退缩之后,再从零二国道向天津最北面的蓟县推进。另外条进攻线路则是进军武清,再从零三国道北上攻打北京,并且沿着零四国道向廊坊市进军。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美军的战线拉得太开了。

  真按这三条线路进军的话,美军的四个主力集团军就得分散在上千公里长的战线上,暂且不说突击能力,仅仅是后勤保障就足以压垮美军。

  只不过,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

  美日联军的战线拉得长,东北军的防线也必需展开,从而使得东北军在环北京防线上的兵力密度大大降低。

  相对而言,东北军的问题更加严重。

  不管怎么说,主动权掌握在美日联军手里,到底怎么打、怎么进攻,得由美日联军说了算。如此来,在进攻的时候,美日联军就可以避重就轻,挑选东北军的防御漏洞下手,而不是与东北军硬拼。作为被动防御的方,东北军就没有这么明显的优势了,特别是在防御部署上,东北军很难不出漏洞。可想而知,只要被美日联军抓住了防御上的漏洞,东北军就将更加被动。

  当时,东北军的环北京防线上确实存在很多漏洞,甚至可以说到处都有漏洞。

  在北面,虽然没人怀疑第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罗耀武还为黎卫东增添了个新编集团军的正规军,并且让黎卫东直接领导了个民兵纵队,等于把北方防线交给了黎卫东,但是在仅仅只有个主力集团军、而且没有多少主战装备的情况下,第十五集团军要守卫数百公里长的防线,还得在山区内作战,兵力明显不够充足。正是如此,黎卫东才会在民兵纵队的基础上,利用当地官兵提前组建了几支敌后游击队,并且在数个月前,就将这几支“非正式游击队”派往承德附近的山区,熟悉游击战术。

  相对而言,北面防线上的问题还不算太突出。

  不管怎么说,美军在攻入北京之前,还得跨过山区,而山区里的战斗充满变数,谁也保不准会打成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进攻部队在山区里很那展开,更难以在某个方向上集起足够的突击力量,也就法有效利用东北军防线上的漏洞。

  可以说,南面防线上的问题才最为致命。

  虽然东北军仍然控制着玉田县与遵化县,而且依靠蓟县的支持,这两地的防御部署还算坚固,但是在美军攻入天津之后,罗耀武不得不把第十六集团军撤回来,最终将这个战斗力强悍的主力集团军放到了武清,堵上了第二十六集团军进驻天津主城区后留下的漏洞。在失去了掩护之后,第四十集团军也从遵化撤了下来,回到了蓟县。如此来,等于由第四十集团军单独支持新编集团军守卫玉田县与遵化县。

  毫疑问,这大大超出了第四十集团军的战斗力。

  要知道,在守卫遵化县的战斗,第四十集团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