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步兵,坦克兵的技术性更加突出。
虽然美军不缺乏坦克手,而且M1A3针对操作使用做了优化设计,比如采用了方向盘式的转向机构,火控操作界面智能化与傻瓜化,使得坦克兵的作战强度大大降低,培训难度也减低了不少,但是个真正的坦克战斗小组,必需经过战火磨练。实战,组熟练的坦克兵的战斗效率是新手的好几倍。
毫疑问,美军没有这么多熟练的坦克兵。
只不过,这个问题不算严重。
在美日联军打到天津之后,除非在攻占天津之后进军河北,并且放过北京,向华战区挺进,不然美日联军很难有机会与**队打大规模野战,主要战场在城市里面,特别是在建筑物密集的主城区。
在这样的战场上,装甲部队几乎不可能单独投入战斗。
要知道,在城市战,没有步兵掩护的装甲部队,很容易成为敌人反坦克小组的猎杀对象。在第三次南京会战,台军的个装甲营就因为孤军深入,被东南军全歼。实际上台军的装甲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装甲营,在编制上与美军的机步营比较接近,由个坦克连与三个步兵连组成。即便如此,最终也因为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步兵掩护与支持,在遭到东南军伏击之后全军覆没。
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战,装甲部队的主要意义有个:充当流动火力点,用直射炮火摧毁守军的坚固防御工事。要知道,即便是最坚固的碉堡也顶不住坦克炮的直接轰击。很多时候,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对守军能够构成更大的威胁。比如在攻打天津的时候,D集团军的辆M2A3步兵战车就用二十五毫米机关炮,在十五分钟的战斗,击溃了发起反击的个步兵连。
正是如此,就算A集团军装甲部队的素质稍微差点,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要想打下北京,A集团军显然还不够格,就算加上B集团军,也差得远。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的第天,帕特里奇派出了E集团军,首先替换下了在北面苦战的D集团军。次日,帕特里奇由用E集团军的两个主力师换下了C集团军。
这两个集团军撤下来后,做的第件事情,就是让官兵过个平静的圣诞节。
只不过,休整工作并没因此耽搁。
依照帕特里奇的规划,C集团军与D集团军在完成休整之后,都将跟随A集团军,参加更加重要的作战行动。
到此,帕特里奇的意图也就十分明显了。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用E集团军替换下C集团军与D集团军,不但不可能改变天津战场上的局面,还会使攻打天津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毕竟E集团军的规模只有C集团军与D集团军总合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攻打天津的主要问题就是兵力不足,帕特里奇不但没有增兵,反而减少了兵力,自然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只不过,这些人都忽视了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到这个时候,重点已经不在天津了。
不管帕特里奇对E集团军有多么强大的信心,在抽调出了C集团军与D集团军,A集团军也即将恢复战斗力的情况下,他至少拥有了进军北京的资本。在投入四个集团军的情况下,美日联军足以攻入北京。
至于能不能拿下北京,还得看美日联军的作战表现,以及东北军的作战表现
第五十四章 重装上阵
第五十四章重装上阵
美日联军的大规模调整作战部署,别说罗耀武提起了十二分警惕,就连北方战区司令部的参谋都认识到,美日联军很有可能在打下天津之前进军北京。
美日联军有能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