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在战场南面,美日联军的表现最为糟糕。

  虽然在十五日上午,美军的先头部队到了大寺镇,但是受到道路交通等因素影响,美军没能打下这座位于零七省道上的重要城镇,甚至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在遭到东北军抵抗之后就停了下来。

  原因也很简单,南路进攻部队本来就最弱,又在双港镇消耗了太多的兵力。

  就算到了大寺镇,也是强弩之末了。

  总的来说,天津主城区的战斗已经变成了帕特里奇最不想看到的消耗战,而且帕特里奇没有法子解决这难题。

  从理论上讲,增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法子。

  在很多时候,美日联军的进攻部队都是因为兵力不足,不得不放弃进攻,甚至不得不退回出发地。

  问题是,帕特里奇手里没有可以增派的部队。

  A集团军正在后方休整,即便乐观估计,也难以在二零五年月旬前返回战场。

  E集团军已经到达锦州,正在进行战地整编,即便是不需要整编的三个王牌师,也得在赶赴战场之前换上冬季作战装备,并且熟悉美日联军的通信指挥体系。受此影响,E集团军最快只能在十二月底投入战斗。

  以当时的情况,唯可以动用的就是B集团军。

  问题是,B集团军又是唯不能动用的,因为该集团军直接面向北京,对面是东北军的第四十集团军、第二十七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别说增援天津,在只有四个美军主力师的情况下,B集团军要单独面对东北军的四个主力集团军,还得守住长达数百公里的山区防线,已经很不容易了。

  打到这个地步,除了战斗力极差的日军二线师团,帕特里奇根本派不出增援部队。

  毫疑问,在天津战场上,日军二线师团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派上去也是送死。

  对于这样的结果,帕特里奇除了奈,还是奈。

  只不过,在即将十二月下旬的时候,帕特里奇不得不考虑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即如何使用即将参战的E集团军

  第五十二章 敌后战场

  第五十二章敌后战场

  天津只是双方的主战场,而不是唯的战场。

  在天津会战期间,美日联军还遭到了敌后游击队的全面袭击。虽然在敌后战场上,战斗规模都不是很大,交战双方也不是主力部队,但是汇少成多,汹涌澎湃的敌后游击战,成为了压垮美日联军的最后根稻草。

  从总体规模上讲,敌后游击战的规模并不比天津会战小。

  如果依照双方投入的兵力计算,敌后游击战甚至超过了天津会战。

  根据北方战区司令部的作战记录,到十二月十日,敌占区内百四十七支游击队全部参与了敌后游击战,总共有七十万余名游击队官兵参与了作战行动,另外还动员了相当于游击队规模三倍的敌占区民众。

  为了对付这支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美日联军部署在后方的兵力高达百二十万,其用于作战行动的就高达十万。

  也就是说,在敌后战场上,双方投入了四百余万军民。

  这个数字,是天津会战的五倍

  敌后游击战的最大特点就是战场大、兵力分散、战斗规模小、以打了就跑的突袭与遭遇战为主,很少有大规模战斗发生。

  只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敌后游击战的重要性。

  让敌后游击战成为主要战斗方式的,还是对美日联军造成的重大伤亡。

  根据美日联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