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的目的不仅仅是突破东北军设在天津主城区的外围防线。
要在十二月底之前打下天津主城区,美日联军除了在战线上取得突破之外,还得尽其所能的消灭东北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起到流砥柱作用的第二十六集团军。如果不能打垮东北军,就算攻入了天津主城区,也法迅速占领。
这点,在东面进攻已经体现出来,美日联军在打到铁道部材料厂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随后进攻就没打起来。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在攻入主城区之前,至少得在建筑物较少的边缘地区与东北军决战,争取围歼第二十六集团军。
客观的讲,帕特里奇没有较为合适的部队。
从战场上的情况来看,第二十六集团军的防线较为漫长,兵力部署非常分散。为了增强防线强度,东北军将至少三个新编集团军编在了第二十六集团军的指挥体系内,即用新编集团军去加强第二十六集团军在天津主城区北面的防线。
可以说,要想围歼第二十六集团军,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既然不能围歼,就只能在整条战线上打消耗战,迫使第二十六集团军为了守住战线而不得不出动主力部队,而不是拿新编集团军上来凑数。
也就是说,美日联军必需投入足够多的兵力,而且必需在整条战线上发起进攻。
事实上,这也正是帕特里奇直没有让A集团军在北面发起进攻的原因。在没有足够兵力的情况下,就算A集团军能够利用拼凑起来的装甲部队打开突破口,也只能迫使第二十六集团军大幅度收缩防线,直接退入建筑物密集的主城区,从而失去在短时间内歼灭第二十六集团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