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美日联军在双港镇转变的战斗打得也不轻松。

  依照帕特里奇的计划,美日联军应该在二十日上午之前攻下双港镇。到这个时候,美日联军还在双港镇的心区外围徘徊,甚至连迂回包围都没有完成。即便立即发起进攻,也得花上天的时间才能打下双港镇。

  当然,在其他方向上,美日联军的进攻也打得很不顺畅。

  打到二十日上午,在东面挺进的美日联军还在化工厂作战。虽然在大规模炮击与轰炸之后,没有造成严重的化学污染,当时两座化工厂里的化学药品都被运走了,但是缓慢的进攻步伐仍然让帕特里奇失望透顶。

  北面战场上,A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还在对峙。因为A集团军还没恢复元气,所以帕特里奇并不指望在这边取得重大突破。

  打到这个地步,帕特里奇不得不考虑增派作战部队了

  第四十七章 强力增援

  第四十七章强力增援

  东面与南面的进攻都没打成,北面又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美日联军还没有完全杀入天津主城区就遇到了麻烦。打到二十九日,连帕特里奇都不得不承认,如果不向前线增派更多的主力部队,根本别想打下天津。

  万幸的是,被帕特里奇给予厚望的D集团军提前天赶到唐山。

  如此来,再过天,D集团军就能到达A集团军所在的大张庄,顶替A集团军从北面发起进攻。

  问题是,D集团军能不能在天津北面取得突破,帕特里奇心里也没底。

  别忘了,D集团军是支临时组建的部队,原计划在打下天津后,参与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因此打算在十二月旬之后参战。现在提前到了十月底,使得该集团军的很多准备工作都没有完全到位。更重要的是,D集团军的主力是六个在东北地区完成整编的美军主力师,就算接受改编的个国民警卫队师都参加过第三次南京会战,也不是主力,而且没有机会参加主要战斗,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特别是城市攻坚战的经验。

  如果还有别的选择,帕特里奇肯定不会用D集团军执行攻坚任务。

  事实上,就算在被迫发起进攻之后,帕特里奇也没有想过,要这么快让D集团军以主力的身份杀入天津。

  依照他的想法,等到A集团军与C集团军在天津主城区的防线上撕开缺口,击溃了第二十六集团军之后,再投入D集团军,由其扩大突破口,并且在较为轻松的战斗获取实战经验,以便在攻打北京的时候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过分乐观的估计了A集团军与C集团军的突击能力。

  只不过,在十月三十日这天,帕特里奇收到了条好消息,那就是美国当局已经说服了台湾当局,在答应援助更多的主战装备之后,台湾当局同意以临时整编的美军主力师替换第骑兵师与第二装甲师,再加上充当美军战略预备队的第十二空降师,美军将在十二月十五日之前,将这些主力部队派到北方战场上来,与日本增派的个主力师团、以及美日联军的部分二线部队,组建成E集团军。

  从时间上计算,E集团军最快能在十二月底做好参战准备。

  如此来,帕特里奇就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就算在天津多花点时间,也能在十二月底出动至少两个集团军的兵力攻打北京。

  当然,关键就是,美日联军能否在十二月底之前打下天津。

  为了达到这目的,帕特里奇自然不会犹豫,只有立即投入D集团军,在天津主城区北面开辟条新的战线,才有希望在十二月底之前打下天津。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