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威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很好理解,在对付些特别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的时候,美军广泛装备的小直径炸根本起不了作用,只有装药量高达上百公斤的重磅炸,才能在击穿之后,炸毁整个地下防御工事。

  问题是,重磅炸严重限制了战机的携带量。

  就拿美军广泛使用的F-35A来说,在不使用外部挂架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在舱内携带枚两千磅级的重磅炸,即便使用外部挂架,也最多只能携带七枚。如果使用二百五十磅的小直径炸,内部舱就能挂载四枚,用上外部挂架的话最多能携带二十二枚,载量是重磅炸的三倍以上。

  携带能力降低,战机的作战效率自然大大降低。

  只不过,对美日联军的地面部队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既然东北军还盘踞在材料厂里,而且修建了地下防御工事,就得让空军出力。

  天黑后,美军继续展开轰炸。

  毫疑问,打击地下目标,要比轰炸地表目标麻烦得多,作战效率也低得多,仅仅是甄别轰炸效果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轰炸从夜间七点三十分持续到十点三十分,美军才完成了第轮打击。

  这次,美日联军吸取了教训,没有立即推进,而是派出人侦察机,对材料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全面侦察。

  毫疑问,这个决定,至少拯救了数百名美日官兵。

  轰炸确实起到了左右,可惜的是,没能彻底摧毁东北军的地下防御工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