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疑问,天津正是美日联军包围北京的主要突破口。

  虽然从道理上讲,美日联军可以从承德出发,沿着二国道进发,绕过北京,攻占河北的张家口市,再南下进军保定市,只要到了易县,就再次华北平原,并且到达了北京南面,完成了对北京的战略包围,但是这条进军路线,几乎都在山区里面,就算有像二国道、零九国道、二零七国道这样的高等级公路,还有京张高速、宣大高速,以及好几条铁路与纵横交错的省道、县道,问题是在易县以北,全是山区,即便道路交通发达,也会因为桥梁隧道遭到破坏而法通行。

  在攻打承德的时候,美日联军就吃了不少苦头。

  可以说,如果有其他选择,美日联军不会贸然在山区里与东北军打游击战。

  依照帕特里奇的估计,如果走这条进军线路,在到达易县之前,美日联军至少需要动用近百万作战部队,其部署在后方、捍卫后勤补给线的作战部队就需要六十余万。更重要的是,这条进军线路的后勤补给根本得不到保障,也难以支撑起数十万前线作战部队。即便能够到达易县,也会因为天津仍然在**队的控制之,部队缺乏持续作战能力,而法对北京构成威胁。

  如此来,美日联军要想包围北京,唯的选择就是进军天津,从天津攻打廊坊市与保定市,完成对北京的合围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美日联军攻打天津的主要目的。

  作为联军最高指挥官,帕特里奇不可能不知道,罗耀武在部署北京防御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南面,而不是北面,不然也不会仅仅安排第十五集团军守在北面,而把其他六个主力集团军全部摆在南面。如此来,就算美日联军能够在天津战场上击败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甚至能在攻打天津的时候,再击溃个主力集团军,北上的时候也会遇到三个主力集团军的顽强阻击。

  更重要的是,天津之后,战斗就以城市战为主。

  也就是说,东北军完全可以以京津地区的密集城镇为依托,层层阻击美日联军,而不是在野外与美日联军比拼装甲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击溃三个主力集团军,至少需要出动三倍的美军主力师。

  如果依照兵力计算,大约需要投入十个美军主力师。

  显然,就算帕特里奇手里有这样的资本,他也不会这么打。要知道,在京津地区较为狭窄的战场上,部队根本法展开,城市战更是如此。如此来,就算美日联军投入再多的主力部队,在前面作战的就那么点。

  打到最后,定变成异常惨烈的消耗战。

  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日联军所应采取的最佳战术就是拉长战线,充分利用主力部队的数量优势。

  这点,在攻打南京的时候就得到了体现。

  当时,如果不是美军火速北上,突击了句容市,拉开了战线,恐怕在禄口国际机场与镇江投入再多的兵力,也难以在短期内撕开东南军的战略防线。

  到了北方战场上,情况完全样。

  美日联军要想拉开战线,就得打下天津,进军廊坊与保定,甚至得在需要的时候北上进军张家口。对北京形成合围之后,东北军将别选择,只能分散兵力,守卫环绕北京的整条战线。

  到这步,可供美日联军选择的突破口就太多了。

  当然,打下天津、威胁华北平原还有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够对部署在河北、甚至是河南与山西的国空军构成威胁,从而最大限度的削弱国空军的出动能力,让美日联军能够得到更多的空支援。

  国空军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