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午的战斗,美日联军初步掌握优势,取得了二十四比五十的战绩。
到了晚上,国空军的出动强度才有所降低,仅起飞了百余架次的战斗机,而且大部分都是性能较为落后的J-10与J-11,之前在空战充当主力的J-20仅仅出动了二十多个架次,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日联军才基本上掌握了制空权。
只不过,经过天的惨烈战斗,美日联军的空力量也大伤元气。
依照美军公布的战报,在十六日的空战,美日联军总共击落了百六十七架国空军的战斗机,但是自身也损失了九十四架战斗机,其美军损失了六十六架,日军损失了二十架。
虽然从交换比上来看,美日联军仍然占有优势,但是与以往的空战相比,这根本算不上优势。要知道,在此之前,即便在第三次南京会战,美日联军在空战的交换比也达到了比四,而在之前的两年多里,美军在空战的交换比更是达到了比十二。这次不到比二的空战交换比,确实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更重要的是,激烈的空战,严重削弱了美日联军的对地支援力量。
除了不得不让更多的战斗机执行制空作战任务之外,比如在十六日上午,美日联军的很多F-35战斗机就放弃了对地攻击任务,挂上对空导,跟随F-22战斗机执行制空任务。即便到了当天晚上,美军也抽调了百多架F-35战斗机增强制空作战力量,使得美日联军没有能够依照计划完成对地打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