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时的这些举动,让外界产生了疑问,甚至在东南军内部也出现了类似的声音。
在很多东南军将士看来,陈必时执意留下来,除了鼓舞士气之外,肯定与东南军主动放弃南京有关。
要知道,这个时候,管远山已经是最高领导人了。
在从南京撤退的问题上,管远山直持反对意见,甚至度要求东南军战斗到最后个人。虽然在最后的集体表决,管远山做了让步,没有动用否决权,但是在会议上,管远山多次强调,要对南京失守追究责任。
说白了,就是要人出来背黑锅。
虽然连平民百姓都知道,东南军在南京拼尽了全力,近三十万官兵永远留在了这块战场上,还有数十万军民流下了鲜血,守不住南京是实力不如敌人,而陈必时在这场战役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也就没有理由背黑锅,但是现实却是,管远山初掌大权就遭受如此重大的失败,肯定要个说法,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因此就会拿南京失守大做章,利用打击陈必时来打压最高统帅部里那些与他对抗的领导人。
正是如此,东南军将士才相信,陈必时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不走,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想回去受辱。
虽然这只是端猜测,但是在没有人出来证实的情况下,这种猜测很快就蔓延开来,甚至对东南军的士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月十四日,轮到正规军的伤员撤往长江北岸。
也就在这天上午,第批伤员在到达下关区的渡口之后,拒绝登船,而是拿出了用鲜血写成的万言书,要求留下来与南京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