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南京这种碉堡式的战场上,美军胆子再大,也不敢进行垂直突击。

  对美军来说,最有效的进攻方式,还是从地面挺进。只是在进攻,垂直突击部队可以在地面直射火力的掩护下,夺取进攻路线上的制高点,掩护地面部队,引导空力量与远程炮兵,将守军的反击部队挡在外面。

  在攻打承德的时候,美军就采取了类似的战术,并且取得成功。

  只不过,在南京,这战术不见得能够取得成功。

  不管怎么说,东南军肯定吸取了第二十七集团军在承德捍卫战的经验教训,陈必时也格外重视城市制高点的防御工作。

  问题是,对守军来说,守住城市制高点并不容易。

  要知道,城市制高点,往往都是高楼大厦。这些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足够坚固,却完全孤立,没有退路。特别是在敌人进军的主干道两旁,高大的建筑物往往成为进攻部队的首要攻占对象。如此来,进攻部队就会想方设法的控制这些建筑物。如果不能控制,则会出动地面部队将其包围。到时候,守在建筑物里的军队,定插翅难飞。在承德捍卫战,第二十七集团军就吃过这样的亏。

  为了避免发生同样的事情,东南军在部署防御的时候,没有采用第二十七集团军在承德的战术,也就是把有生力量放在了建筑物外,或者连成片的低矮建筑物里面。对于那些孤立的高层建筑物,最有效的防御方式就是将其炸毁。当然,不是指在开战前进炸毁,而是在建筑物里面安放炸,等到敌军进去之后再进行爆破。为此,东南军在南京市区内几乎所有高度在层以上的建筑物里都安装了炸。如果有地下室的话,就主要将炸安装在地下室里,特别是建筑物的主承力柱上,而守军则躲在与地下室连通的坑道或者下水道里。如果没有地下室,则安置在建筑物的第三层或者第四层,这样就不易被进攻部队发现,守军仍然躲在附近的地下坑道里面。为了确保能够引爆炸,全部采用了有线遥控的引爆方式,没有使用容易遭到干扰的线遥控引爆方式。

  至于这种防御战术能否奏效,还得看实战结果,因为在此之前,**队还没有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采取过这种类似于自杀的防御战术。

  当然,美台联军并不清楚东南军的防御战术。

  经过天的整顿,九月六日凌晨,美台联军发动了攻打南京的地面战斗。

  因为前期火力打击持续了十多天,加上火力打击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美台联军只在地面部队发起进攻之前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的炮火压制,主要就是让守军法集,更法动用分散部署在城区里的炮兵对付进攻部队。等到美台联军的地面进攻部队展开后,全面火力打击就终止了。

  不可否认,美军也吸取了北方战场上的经验教训。

  虽然前期炮火准备并不猛烈,但是在美军发起进攻之后,火力支援就没有间断过。即便在很多时候,进攻部队没有呼叫火力支援,部署在后方的美军炮兵都在开火,用幕阻挡附近的守军。

  与陈必时预料的样,战斗打响后,美军就出动了垂直突击部队,配合地面进攻。

  只不过,在九月六日的战斗,守军很少有机会用爆破的方式埋葬进攻部队。原因很简单,美军从郊区发起攻击,当天的战斗主要集在外围工业区与卫星城镇上,而在这些地方没有多少可供爆破的高大建筑物,美军垂直突击部队的主要任务不是夺取制高点,而是控制进攻路线上的主要路口。

  接下来的两天里,美台联军主要在郊区作战,集力量扫荡卫星城镇。

  因为战斗比较分散,所以进攻部队还能在完成任务之后得到喘息的机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