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游击队的政治诉求表面上是在为游击队正名,实际上是要央承认游击队在敌占区内的主导地位,即游击队有权在敌占区设置行政单位。
关键就是,游击队的政治大权在战后能不能得到包管。
这就牵扯到了游击队的身份问题。
只要游击队的身份得到央政府承认,以现在推行的军政和的战时体制,那么游击队在敌占区的政治大权在战后就能得到包管。反之,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游击队就会被央政府取缔,游击队的利益将没有任何保障可言。
毫疑问,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游击队是临时成立的,根本没有政治觉悟可言,所以央在这个时候承认了游击队的正统地位,等于承认了地方自治权。虽然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击败敌人之前,游击队在敌占区的自治权能够给抗战带来好处,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哪怕是在驱逐了敌人之后,就会对央构成威胁。
甚至可以说,到时候,游击队定会对国的政治体制构成威胁。
对处于统治地位的当权者来说,这显然是个法接受的结果。
问题是,现在还有选择可言吗?
如果守不住北京,就算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那也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台湾当局虎视眈眈,就算大陆政权在迁到成都之后,能够凭借西南地区的险要地形与巨大的战略纵深挡住敌人,正统地位也会受到威胁。到时候,对当权者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游击队,而是另外个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的政权。
说得直接点,央领导必需看守住北京,取得抗战胜利放在首要位置上。
事实上,也只有在这个前提条件成立之后,游击队的政治诉求才会成为难题,而在此之前,游击队的利益要求都只是要求,而不会落实。
关键就在这里。
要想守住北京、取得抗战胜利,就得依靠游击队,也就得答应游击队的利益要求。
对当权者来说,这疑是个非常考验智慧的难题。
刘诚志过来的时候,叶振邦立即注意到,总参谋长的神很复杂。
“怎么样?”罗耀武比叶振邦还要急。
“走吧,元首让你们进去。”刘诚志朝那几个游击队长看了眼。
与绝大部分基层军官样,游击队指挥官也以年轻人为主。这次代表百多支敌后游击队留下来的五个游击队长都只有三十来岁,最小的个大概只有二十五岁。但是谁也不会怀疑他们的素质,至少在战场上,他们的表现不亚于正规部队的任何名基层军官,而且有着更加丰富的敌后斗争经验。
罗耀武朝几个游击队长点了点头,率先跟上了刘诚志的步伐。
狄劭康的书房并不大,装修也很简朴。看得出来,这位执意要与北京共存亡的国家领导人平时也非常节俭,对生活品质没有太高的要求。
“都请坐吧。”狄劭康亲自迎接了罗耀武,在打量几个游击队长的时候,目光还在他们身上停留了几秒钟。“老刘大概跟我说了下,游击队的身份问题确实很重要。谁也不能否认,游击队是抗战的重要组成力量,也是打击侵略者的主力军。只是在些细节上,我还想听听各位的想法。”
叶振邦没有坐下,而是跟着狄劭康的秘书,去给其他人端茶上水。
“元首,其实……”
罗耀武刚刚开口,狄劭康就压了压手,打住了他的话,对几个游击队长说道:“由你们来说,毕竟是你们提出的要求。”
这下,罗耀武也不好再插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