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这场会战,美日联军再次取胜,并且占领了进攻京津地区的桥头堡,但是在战略上,美日联军错过了攻打北京的最佳时机,而且战斗消耗过于巨大,难以在短期内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

  说得直接点,美日联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在战略上彻底失败了。

  在这场会战,美日联军伤亡近二十七万人,其仅日军伤亡就超过二十二万,个日军主力师团与六个二线师团被全歼或者彻底击溃,美军则有两个主力师被全歼,三个主力师遭到重创,还有个主力师丧失了战斗力,伤亡人数更是超过了五万。受此影响,美日联军不得不在会战之后进行部署调整。

  仅从美军的损失来看,这场会战再次刷新了纪录。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军只有个主力师在大规模会战被全歼,而这次却有两个主力师被全歼。虽然第二骑兵师有数千名官兵撤了下去,第十山地师则保住了军旗,但是这两个战斗力强大的主力部队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恢复。

  更重要的是,第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遭重创,让帕特里奇进军北京的希望彻底落空。

  相对而言,第十山地师的损失对美日联军进攻京津的影响还不是很大,而第二骑兵师的重建工作全速开展,在六月底就能返回战场。不可否认的是,在京津地区作战,第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说得更贴切点,在第二骑兵师覆灭之后,只有第二机步师能够取代第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执行攻坚任务,而仅仅个主力师,显然不足以撕开**队设在京津外围的战略防线。

  当然,美军的损失还不止这点。

  在兴隆县与第十六集团军激战的第四步兵师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在会战结束时,该师的减员率接近三成,装备损失更加严重。事实上,第四步兵师主要是在承德北面,捍卫后勤补给线的时候遭受了较为重大的损失,在与第十六集团军对抗的时候,因为该集团军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反击战术,第四步兵师的损失反而不大。可惜的是,第四步兵师在整场会战先后转战三条战线,直没有得到休整,甚至没有得到多少补充,所以损失的兵力与装备均没有得到恢复。

  若论装备损失情况,第零空突击师超过了第四步兵师。

  原因很简单,第零空突击师在会战主要执行支援任务,出动直升机为其他作战部队运送物资与兵员,并且在坦克会战担负低空打击任务。因为主要协助第十山地师,而该师的装甲力量并不强大,所以第零空突击师的损失非常严重。仅在攻打古治县的战斗,第零空突击师就损失了将近三分之的直升机,阵亡了上百名飞行员,还连带牺牲了几百名官兵。

  万幸的是,在人员方面,第零空突击师的损失反而不是很大。

  对美军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员,而不是装备。再说了,美国陆军本来就在为各部队更换作战装备,因此补充给第零空突击师的装备反而更加先进。

  相对而言,第二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的损失最小。

  特别是第七步兵师,到会战结束的时候,该师仅损失了不到成的人员,装备损失率也只有百分之十五。这与第七步兵师的作战任务有很大的关系,在与第二机步师配合作战的时候,该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卫战线,而不是发起进攻。即便在驰援迁西县的时候,第七步兵师的进攻行动也不是很积极,不然不可能连个新编集团军的防线也没能攻破。当然,第七步兵师本来就是支不太擅长进攻的作战部队。

  第二机步师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则主要是该师没有在主攻方向上,也没有担负起多么沉重的进攻任务。这与帕特里奇的部署有直接关系,毕竟对帕特里奇来说,第二机步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