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疑问,这就是罗耀武命令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兵力不占优势,甚至没有空掩护的情况下发起进攻的主要目的。
虽然从理论上讲,美日联军补充损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队。因为早就料到进军北京会遭到**队的顽强抵抗,所以帕特里奇不但为美日联军囤积了大批作战物资,还提前向东北战场运送了批主战装备,甚至让部分伤愈官兵返回东北战场,做好了为作战部队补充兵员的准备。
正是如此,在五月初,帕特里奇就开始着手重建第二骑兵师。
如果切顺利的话,这支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美军王牌部队最快能在六月下旬完成重建工作,再次踏上战场。
但是从整体上讲,美日联军承受伤亡与损失的能力仍然远不如**队,特别是美军承受伤亡的能力。只要能够给美日联军造成足够大的伤亡,就能削弱美日联军的战斗力,对美日联军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
仍然拿第二骑兵师来说,虽然重建工作已经展开,装备也分派到位,但是该师在重建的时候没有获得足够多的优秀官兵,特别是有实战经验的官兵,就连少数基层军官,也是以伤愈的官兵为主。
受此影响,就算第二骑兵师在六月底完成了重建工作,也算不上真正的主力部队。
可以说,该师的情况与第四步兵师非常相似,甚至还不如第四步兵师。不管怎么说,第四步兵师在重建之后,已经参加了多次会战,原先那些欠缺实战经验的官兵在经历了战火的磨练之后都成了老兵,不然在这紧要关头,帕特里奇也不会让第四步兵师独挡面,保住了美日联军进攻北京的希望。
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主动出击,也反映出了罗耀武对这场会战最终结果的判断。
虽然在当时,就连叶振邦这样的高级参谋都认为,只要能及时歼灭E集团军,就能瓦解美日联军攻打唐山的作战行动,至少能够在唐山坚守个月以上。在此期间,不但国空军的战斗力将大幅度提升,那些在之前作战遭受了重大损失的主力部队也很恢复元气,为守卫北京打下基础。但是罗耀武却不这么认为,就算他没有明说,也能看得出来,罗耀武对守住唐山并没有太大的掌控。
也就是说,罗耀武不得不考虑丢掉唐山后造成的影响。
丢掉唐山,最大的影响就是失去了拱卫京津的最后道屏障。因为**队仍然不占优势,所以罗耀武没有可能通过反击打下唐山,至少没有可能在严重挫败了美日联军的战略企图之前取得这重大胜利,所以下场会战,定围绕京津展开,**队迟早得退守北京与天津,在首都与敌人做最后的较量。
如此来,为京津防御部署争取时间,成为罗耀武首先考虑的问题。
毫疑问,最有效的法子就是削弱美日联军的战斗力,使美日联军在占领唐山之后也法立即攻打北京与天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在战场上与敌人硬拼。
对罗耀武来说,帕特里奇将美军战斗力最强的第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合在起,等于为他创造了个重创美军的机会。
要知道,在攻打北京与天津的时候,美军最有威胁的就是这两个师。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场坦克大决战也法避免。
因为已经过去了大半天,如果再拖下去,E集团军就将全军覆没,所以第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只能强攻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甚至法展开战役级别的迂回行动。结果就是,这两个美军主力师必需在碰到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之前,与迎面而来的第六十五集团军决雌雄。
与其他战斗相比,这场坦克大决战非常短促。
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