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只要到七月份,随着J-20成批量的大规模服役,国空军就有能力在某个方向上扭转局面,至少能够削弱美军的空优势。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不得不赌上这把。
如此来,美日联军就得打破之前的纪录,在次会战,将突击距离由三百公里提高到五百公里。
毫疑问,这绝不是个简单的按比例换算的问题。
依照帕特里奇的估计,要将突击距离提高倍,至少需要增加两倍的主力部队。也就是说,增派给东北战场的主力师团应该是个,而不是四个。
可惜的是,美国当局只给了他四个师团。
作为补充,日军的主力师团由原先计划的个增加到了十二个,而且通过打通海运路线的方式,将另外二十多个日军二线师团派往前线。
问题是,就像前面提到的,在正面作战,日军顶替不了美军,二线部队也顶替不了主力部队。
对此,帕特里奇非常不满。
当然,他也只能不满。
美国当局没有继续向东北战场增兵,主要还是受政治因素影响。要知道,在东南战场上的美军主力部队就只有十个师,除掉南下的两个陆战师,就只剩下了个主力师。再将四个主力师派往东北,也就只有四个主力师了。
显然,这是美军稳住东南战场的最少兵力。
别说再增派四个主力师,就算再增派个都不可能。
事实上,当时美国当局还有更加宏远的想法,即在东北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趁机在东南战场上发起战略进攻。如果能在打下北京之后,迅速打下南京,美国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关键胜利,从而非常体面的宣布结束大规模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