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比,国空军能够投入的作战飞机不会超过五百架。
这其,真正能够对美军构成严重威胁的新式战斗机,即J-20的数量不到两百架。
由此可见,美军的空优势非常明显。
事实上,即便在炮火方面,美军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在增强给东北战场的四个主力师,除了第零空突击师之外,另外三个师都是标准的重装战斗师,就连第十山地师都拥有个编制庞大的炮兵旅。当然,与其他地面部队相比,第十山地师的炮兵非常特殊,主战装备是可以用UH-60直升机吊运的轻便火炮,没有配备自行火炮与火箭炮。
最不能忽视的,肯定是第装甲师与第三机步师的炮兵旅。
作为美军最强大的装甲部队,第装甲师在“升级”之后,其炮兵旅的规模几乎扩充了倍,装备了近三百门自行榴炮与两百多门火箭炮。在其他主力师,即便像第二骑兵师这样的重装部队,炮兵旅的配备也少了三分之,步兵师与机步师炮兵旅的编制规模更是只有半左右。
与之相比,东北军因为没有能够得到及时补充,炮兵部队的规模直没有得到恢复。
由此可见,美军在战斗力上的优势极为明显。
事实上,就连日军在编制上都超过了**队。
在各主要师团得到加强之后,日军完全仿照美军的编制方式组建了十二支王牌部队,并且为这些部队提供了全套配备,其不少就是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虽然在编制规模上,日军仍然不如美军。比如日军的装甲师只相当于美军的骑兵师,而日军的机步师也只相当于美军的步兵师。但是仅从装备上看,日军绝对不比美军差多少。如果要说日军有什么重大缺陷的话,主要还是缺乏素质过硬的官兵。
要知道,打到现在,日军的伤亡数字已经超过了七十万。在台海战争爆发之前,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总编制也就在二十万左右,实际兵力还不到二十万。就算在战争期间,日本动员了大批退役官兵,但是巨大的伤亡仍然使得日军的素质严重下滑。
拿装甲部队来说,在拥有自动装机与相当的火控系统的情况下,日军04式坦克手的实战开火速度仅有美军M1A2坦克手的半左右,命率更是不到百分之五十,而美军主力装甲部队的实战命率直连结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些差距体现在战斗,就是日军非常不经打,往往两个主力师团所能完成的作战任务还比不上个美军主力师。
当然,这并不能否认,日军在装备上确实拥有优势。
问题是,即便美日联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有明显优势,帕特里奇仍然觉得手里的兵力严重不够用。
关键只有点,即美日联军此次进攻的规模超过了之前任何次大规模会战。
仅从突击距离上看,要想打到北京,美日联军的实际突击距离将近五百公里,而在之前的会战,美日联军的实际突击距离从未超过三百公里,而且仅仅在罗耀武离职后的沈阳会战达到这个程度。
在与罗耀武交手的会战,美日联军的实际突击距离均在两百公里以内。
毫疑问,这绝不是巧合。
这个数据足以证明,罗耀武是个非常擅长防御作战的军事统帅。当然,之前的战斗也证明,罗耀武在指挥进攻时也很厉害。
**队再退却,不是缺乏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而是缺乏足够取胜的战略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队拥有制空权,哪怕是非常短暂、也非常有限的制空权,只要能够削弱美日联军的空优势,**队就不会再次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