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疑问,这就是美台联军,或者说是帕特里奇面临的最大难题。

  依照帕特里奇的估计,就算有足够的兵力,美台联军也需要花费两到三个月才有可能打下南京。从十二月初算起,要到二月底左右才能完成作战行动。显然,这与东北战场上的作战部署发生了冲突,因为依照帕特里奇的计划,东北战场上的美日联军肯定会在十二月底或者月初发起进攻。

  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发动大规模进攻,显然是不太显示的事情。

  更何况,到了年底,**队的好几种主战装备,特别是具有对抗F-22A能力的J-20战斗机将大批量服役,定会对美军的作战行动产生严重影响。

  此消彼涨之下,帕特里奇最多只能包管在个战略方向上发起全面进攻。

  毫疑问,帕特里奇必需有所取舍!

  第百五十七章 敷衍了事

  虽然在进攻南京的问题上,面临着左右两难的问题,但是在十月初,帕特里奇仍然批准了进攻计划。

  显然,这不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而是政治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不管怎么说,到十月初,随着美台联军在汕头方向上的进攻行动偃旗息鼓,其他两个次要方向上的战斗也暂时告以段落,东南战场上,总兵力已经超过百万的美台联军面临着仗可打的尴尬局面。

  因为美国当局已经承诺在东北战场上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发动进攻南京的作战行动,而台湾当局又将这承诺当成回事,所以在帕特里奇犹豫着要不要打南京的时候,美国当局替他做出了决定。

  南京必需打,只是没有规定定要打下来。

  由此可见,起到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军事因素,而不是政治因素。

  在这点上,美国当局的做法相当开明,没有给帕特里奇太大的压力,也没有让政治因素干扰军事决策。

  以当时的情况,发动进攻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平息台湾当局的不满。

  受此影响,在部署进攻南京的作战行动时,帕特里奇就显得非常守旧了。

  因为美台联军已经在石臼湖东岸站稳了脚跟,而且为进攻南京准备了好几个月,所以帕特里奇将此设为主攻方向。

  问题是,**队的防御部署也主要针对盘踞在溧水县南面的美台联军。

  如果能够轻易突破**队设在南京城区南面的防线,美台联军早就发起了进攻,也早就打下了南京。

  为此,在部署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还选择了两路辅攻方向。

  是让之间攻打安庆的部队从芜湖出发,北上攻占当涂县,再沿着长江南岸,向马鞍山推进,最后攻入南京。二是让占领了上海的部队向镇江集结,做出渡江攻打扬州的样子,迫使**队在长江北岸部署更多的防御部队。

  问题是,这两路进攻部队的兵力都非常有限。

  因为要守卫铜棱市,挡住华战区的**队,所以能够从芜湖出发,攻打马鞍山市的美军只有两个主力师与两个国民警卫队师,即便算上协同作战的十个台军旅,总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五万。更要命的是,陈必时复职之后,仿照罗耀武在东北战区采用的法子,依靠当地民众组建了大批敌后游击队。就算美台联军能够出动十五万大军,真正能够用在进攻上的也就只有两个美军主力师。

  从镇江出发的部队更加麻烦。虽然陈必时主动放弃了上海,没有让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遭受炮火摧残,但是**队并没放弃在长江南岸的抵抗行动,几个月来,大批**队零散渡江,在长江南岸与美台联军周旋。加上在该地区活动的游击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