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减轻了压力。

  罗耀武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台军在台港外围防线上的兵力非常有限。几个编制较为完整的营全在防线后面集结,为天亮后的进攻做准备。数公里的防线上,只有两个不满编的步兵营,总兵力不到五百。

  正是如此,“六加”小分队才能轻易透过台军防线。

  不管杜梓笙多么狂妄自大,轰炸开始后,他立即意识到,不可能在防线崩溃之前发起反击,即便李仁杰同意增派的两个营及时到达清水,也法挡住共军的步伐。唯的选择就是以守代攻,利用台港消耗共军有生力量。

  仅仅数个小时,刚刚进攻阵地的台军收到了截然相反的命令。

  这番折腾,别说预备役部队,哪怕是正规军、王牌军也消受不起。

  从战术上讲,防御讲求大纵深,部队分散部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防御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防御部队的作用,削弱进攻部队的突击能力。进攻与防御截然相反,部队集部署在战线后方,选择几个重点突击方向,力求以最快的速度与最小的代价撕开防线,向纵深突击时再扩大进攻宽度。

  部队在防御状态与进攻状态间转变,主要就是调整部署地点。

  因为轰炸开始的时候,空降兵就发动进攻,迅速突破了台港的外围防线,所以在防线后方集结的台军主力部队不得不放弃外围防御阵地,主动向港区撤退,争取在空降兵打过来之前加强内层防线。

  叶振邦他们遇到的那三个营的台军就正在向港口防线撤退。

  次轰炸就消灭了三个营的千多名台军,连罗耀武都没有想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