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武不会为了个人功绩让成百上千的将士赔掉性命或者后半生,可是空降15军存在的首要价值就是充当攻台急先锋,为大部队打开台岛的大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空军不但采购了数十架大型运输机与上百架型运输机,还为空降15军建造了两座与清泉岗机场模样的军事基地。
戴上空降15军袖章的时候,每个空降兵都会被告知,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清泉岗机场。
占领清泉岗机场,只是进军台岛的第步。准确的说,只是将台岛的大门拉开了条缝。
暂且不说清泉岗机场的吞吐能力,以空军的空运能力,也不可能以清泉岗机场为依托扫荡整个台岛。
战争爆发前,空军有二十架LI-76MD、十余架运与百多架运七,即便以最高强度出动,二十四小时运送量还不到万吨,而实战日运输能力不会超过五千吨,相当于个轻装师或者个等规模装甲旅,或者支持两支师级部队持续作战。考虑到作战损耗等不确定因素,以清泉岗机场为依托,最多只能包管个师持续作战。
打到25日夜间,罗耀武只投入了三个团与个营,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进军台岛的大门不是清泉岗机场,而是台港。定要给出个明确定义的话,清泉岗机场就是进军台岛大门上的门闩。
只有拨下门闩,才能踢开大门!
这也是台军没把预备役部队投入到清泉岗机场的主要原因。
在组织不力、兵力、火力不占优势等等不利条件下,台军的最佳选择就是死守台港,让盘踞在清泉岗机场的空降兵得不到重型装备与作战物资,等到战局逆转,再举消灭插翅难飞的空降兵。
虽然罗耀武不认识邱克元,但这正是邱克元的战役部署。
台军最大的失败不是丢掉了清泉岗机场,而是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失去了很有可能挫败空降兵的邱克元少将。
邱克元意外阵亡,彻底打乱了台军的战役部署。
虽然在25日上午,台军总参谋长李仁杰上将收到了邱克元阵亡的消息,顶替邱克元的杜梓笙少将在吃午饭的时候就到达台守备司令部,但是杜梓笙不清楚邱克元的部署,也不赞同“固守待援”的战术。
大概是过于急切的想要表现自己的才能,证明自己不比邱克元差,这位拥有雄厚家族背景的少将在召开参谋会议、详细了解战况之前就以最高指挥官的身份,命令台港守军准备发起反击。
杜梓笙的做法很好理解。
邱克元丢掉了清泉岗机场,使台港、乃至整个台地区受到威胁,如果能够举夺回清泉岗机场、歼灭盘踞在台岛要害的共军空降兵,再也不会有人怀疑他的能力,更没人认为他比不上邱克元。
如果只有野心、没有能力,就算依靠家族背景坐上将军宝座,杜梓笙也不会得到李仁杰器重,更不会成为台军少有的几个少壮派将领之
走马上任前,杜梓笙面见李仁杰的时候提出了个要求,将部署在苗栗、隶属于台北守备司令部的个装甲营与个机步营派往台,在7月26日天亮之前到达清水,配合台港守军反击清泉岗机场。
李仁杰不可能拒绝杜梓笙的要求,包管让两个营在26日天亮前部署到位。
有此基础,杜梓笙才会在到达台守备司令部后立即安排反击行动。
命令下达得及时,不等于立即得到落实。
台港守军以战时动员的预备役官兵为主,即便是正规军,从防御状态转变为进攻状态,也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台军的这个昏招,在很大程度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