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外行人眼里,帕特里奇的部署非常精明,把战役企图也掩盖的非常严密。可是在罗耀武眼里,帕特里奇的企图已经明了。

  十月四日凌晨,帕特里奇向第七步兵师下达了命令之后不到两个小时,罗耀武就让驻扎在小塔子的新编集团军扩大了防御范围,并且让驻扎在白石水库北岸的第四十集团军沿着三零五国道布防。

  罗耀武能够如此迅速的做出反应,主要归功于潜伏在敌占区的游击队。

  虽然罗耀武手里没有侦察机,也没有美军那么多的人飞机,甚至没有法子派遣太多的侦察部队,但是依靠游击队建立起来的情报,他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美日联军主力部队的举动,并且及时调整部署。

  只不过,在北面战场上,罗耀武基本上是见招拆招。

  如同帕特里奇拼命想打下赤峰样,罗耀武也想尽力打下锦州。可以说,东北军能否在关外坚持到年后,就得看能不能打下锦州。

  当时,罗耀武主要关注的还是南面战线。

  三个日军主力师团就地部署防线,对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以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能力来说,在日军防线上取得突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罗耀武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每耽搁个小时,北面防线的风险就要增加分。如果不能及时取得突破,那么进军锦州将没有任何意义。

  受此影响,四日清晨,罗耀武押上了第二个筹码,即让已经机动到葫芦岛市的第六十五集团军火速北上,从西南方向上攻打锦州。

  得益于动员起来的数百万民兵,罗耀武在兵力部署方面直掌握着主动权。

  虽然美日联军拥有强大的侦察能力,就算所有侦察机都被派去寻找导发射车,仍然有不少的人飞机能够执行侦察任务,但是年多打下来,**队早就掌握了对付空侦察的战术。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罗耀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部署,也就能够秘密调动各主力部队。

  把第六十五集团军放到葫芦岛市,正是罗耀武此次战役行动的个重要手段。

  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名声不如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多场战役的表现也差了许多,但是几场恶仗打下来,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得到补充之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编制规模也做了调整,完全依照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标准组建进攻部队,攻击力不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之下。

  既然日军在锦州北面死守,其他方向上的防御部署肯定有漏洞。

  必需承认,罗耀武的判断非常准确。

  可以说,这种敏锐的战场直觉是个天才型将领必需具备的素质。

  当时,罗耀武并不知道挡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前面的是三个日军主力师团,也没有足够的情报证明他的猜测。

  也就是说,罗耀武完全凭直觉认为日军主力已经北上,留在后面的都是二线部队。

  毫疑问,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当然,罗耀武的判断也不是没有依据。日军在义县受到攻击之后迅速做出反应,足以证明率先出动的肯定是主力部队。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日军的目的是救援义县,而不是协助义县的部队突围,因此出动的也是行动更加迅速、攻击更加强悍的主力部队,不可能让二线部队担任救援任务。

  主力部队北上,留在锦州的自然是二线部队了。

  事实上,当时留在锦州的还有两个主力师团,只是剩下的就全是二线部队了,连三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也是二线部队。

  四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