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时候,第四步兵师仍然是正规军。

  因为美国也进行了战争动员,国民警卫队大规模扩充,很多原先撤消了番号的正规部队也得到重建,所以正规军都成了重装主力部队,第四步兵师也不例外。

  如此来,第四步兵师不再是轻型部队。

  突击能力有所降低,但是防御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如同直表现不错的第七步兵师,第四步兵师成为了支擅长防御作战的部队。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用该师守卫至关重要的西部防线,把其他三个师抽出来打进攻。

  虽然此时罗耀武已经在西线投入了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也都是综合能力不错的主力部队,特别是第二十六集团军,攻防能力都很突出。在战线后方,罗耀武还留下了四个新编集团军、个民兵大队与个民兵纵队。

  守卫彰武的总兵力超过五十万。

  问题是,七个美军师至少有二十万兵力,而且帕特里奇还在后面集了四个师,总共十个美军师。

  如果拉开了打,罗耀武不会吃亏。

  可是美军主攻,肯定不会拉开了打,会把主力集在几个个或者两个主要方向上,争取快速突破。

  如此来,部署在彰武的防御部队就不是那么充足了。

  很明显,就算能够顶住美军两轮进攻,除非从北线抽调兵力,而且还得抽调个主力集团军,不然就没有可能守住彰武。

  这就是罗耀武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坚决歼灭日军,把另外个日军师也吃掉,就有可能丢掉彰武。

  换句话说,问题很简单,那就是罗耀武是否舍得用彰武去换另外个日军师。

  从长远看,这肯定不划算。只要守住彰武,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到时候,别说吃掉个日军师,说不定能在这里干掉几十万日军。

  关键问题是,如果想深入点的话,就能发现,不干掉这个日军师,康平县就很难守住。守不住康平,仅仅守住彰武,又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对罗耀武来说,彰武只是通往吉林的大门,而康平是通往吉林的必惊之路。

  日军拼了命的攻打康平,而不是与美军联合攻打彰武,就是想从此吉林,把彰武的**队丢在身后。

  康平丢,吉林与黑龙江的夏粮与秋粮就别想了。

  到不了冬天,罗耀武手下的几百万军民就得饿肚皮。

  反过来看,如果猛打日军,丢掉了彰武的话,照样得不到吉林与黑龙江的粮食。

  这才是罗耀武真正需要面对的难题。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头脑仍然非常清晰的帕特里奇抓住了罗耀武的要害,让他在战役决策上陷入两难境地。

  “我们的存粮还有多少?”

  “最多坚持到月底,如果省着点用,组织民众种些快熟的蔬菜,并且守住防线,也许能坚持到九月底。”

  “就这么点了?”

  叶振邦点了点头,说道:“这些都是运下去的,就算现在把战区内收刮遍,也就坚持到秋收。”

  罗耀武叹了口气。

  这个意思就是,如果秋粮收不上来,冬天就别过了。

  后方那是别指望了。开春后,全国都在闹粮荒,些偏远地区甚至出现饥荒。为了不让饥民四处流窜,扰乱国家秩序,些地方甚至出动了军队。因为东北是产粮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少,所以这边的情况还要好点。

  “妈的,必需解决这个问题。”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