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考虑日本的影响,帕特里奇也得放弃这个想法。原因前面提到过,卓新在锦州北面,间隔医巫阁山,如果美军直接进军锦州。就将把右翼暴露在**队面前,使后勤补给得不到安全保障。

  要想打下锦州,就得并先占领卓新。

  而要攻占卓新,就得打下彰武。

  如此简单的战场形势,帕特里奇不可能看不明白,也就不可能不知道,这正是罗耀武防御部署的鼻终意图。

  迫使美日联军攻打彰武。在他选择的战场上决战。

  如果有其他选择,帕特里奇绝对不会到对手选择的战场上决战。

  暂且不说彰武到阜新的防线修得多牢固,仅仅是扑朔迷离的战局,就足以让帕特里奇提心吊胆了。

  到日军攻打康平的时候,他都不清楚罗耀武的兵力部署情况。

  这也没法子,以彰武为心,方圆两百公里之内,**队的兵力密度太大了,到处都是作战部队,而且都打着主力集团军的番号。

  别说用侦察机,就算派特种部队去执行侦察任务,也不会有多好的结果。

  搞不清楚对方的部署情况,这仗就没法子打。

  问题是,帕特里奇又没有别的选择。除非采纳日本的战略,首先扫荡吉林与黑龙江,不然就得攻打彰武。

  为此,帕特里奇只能让日军率先攻打康平。

  要是能够通过此举逼得罗耀武调整兵力部署,向康平增兵,就有法子搞清楚**队的部署情况,至少能有所收获。

  可惜的是,打了两三天。日军仍然没有半点进步,反而折损了大半个师团的兵力。

  如此巨大的损失,换来的只是个意义不大的情报,即守在康平的是第十六集团军,罗耀武手里最多还有五个主力集团军。

  问题是,这五个主力集团军在哪?

  拖下去,显然没有多少意义。

  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在罗耀武的指挥下,**队的协同能力大大增强,而且二线部队与民兵都是主力集团军的预备队。即便日军能在康平消耗掉第十六集团军,罗耀武也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该集团军恢复战斗力。

  再说了,日军有那个本事吗?

  奈之下,帕特里奇只能在日军没能达成战役目的的情况下。出动美军,提前在南面展开全面进攻。

  这个时候,罗耀武也在考虑该怎么打。

  虽然作战计划早就制订川”但是他没想到,美日联军的目米方然如此短浅,仅仅慌六力攻打彰武,而不是在整条战线上作战。

  当然,这不是说美军没有展开。

  美军分四路进攻,主攻佯攻非常明显。问题就在这里,主攻方向肯定是彰武,南面两条进攻路线都是佯攻。

  分得太明确了,显示出美军没有太大的战略目的。

  罗耀武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日本上将福田康夫搞出来的名堂。真要是帕特里奇,肯定不会如此小气。

  当然,这还不是罗耀武必需考虑的问题。

  随着美军在南面发起进攻,罗耀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先打那股敌人。算上康平方向上的日军,总共有五股敌人。

  罗耀武要打的是歼灭战,自然得分清主次。更重要的是,先打谁、后打谁,还关系到了这场会战的结果。即到底是打场大规模歼灭战,还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为主。通过几场规模较小的战役吃掉两三股敌人。

  如果条件足够充实,比如有足够多的主力部队、有足够多的作战物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