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罗耀武的部署严重不合理。
这下,帕特里奇不得不怀疑小在前线指挥的是不是罗耀武,或者说到达彰武的是不是罗耀武。
可是情报确凿误,罗耀武确实回到了彰武,而且从姚万平手里接过了指挥权。
那么,他到底想干什么?越是想不明白,帕特里奇越是担心。
现在的问题是,美日联军咬着沈阳,不可能撤下来。
如果不能尽快占领沈阳,而是直拖下去的话,罗耀武肯定会获得反击机会。
在看不清楚罗耀武的战役企图的时候,帕特里奇只能让福田康夫加快进攻速度。
四耳七日,美日联军开始强攻沈阳。
因为罗耀武已经回到前线,还变们升了官,他已经通过电话。
亲自向前线指挥官下达了作战命令,所以守城部队士气高涨,打得非常顽强。
必需承认,帕特里奇非常狡猾。
呆子都知道,罗耀武归来,相当于给**队打了针兴奋剂,强攻沈阳的难度将大大加大。
结果,帕特里奇没有让美军冲在前面。
而是把攻城的重任丢给了日军,由美军负责外围防线。
对帕特里奇的这安排,福田康夫也是有苦难言。
虽然最初是由帕特里奇决定包围沈阳的,但是在包围了沈阳之后,福田康夫力主张以围困为主,先围上十天半个月,等到城内粮食消耗得差不多了,才发起进攻,让部队去收拾残局。
这下好了,围困肯定行不通。
还是得强攻。
既然得强攻,就得由福田康夫承担错失战机的责任。
只不过,围攻沈阳的战斗直打到四月十日,在外围集结的**队都没有动静。
第三十九集团军发动了几次试探性进攻,规模都不大,与守卫外围防线的美军遭遇后就主动撤了下去。
第六,用军也往前顶了顶,结果在距离流阳市区怀有几十公川方就停住了。
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还在集结,前者的兵力太分散,各支小股部队接到命令后都在往辽赶,而后者主要是运送的抬重太多,根本走不快。
这些都是实际情况,帕特里奇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别的不说,就第十五集团军而言,因为之前分散部队打游击战,要想把部队再次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罗耀武必需首先解决这些现实冉难,才能发起进攻。
只有点可以肯定,囤积在新民的粮食不但没有运走,还被装上了抬重部队的车辆,并且跟在第六十五集团军身后。
也就是说,只要解围成功,罗耀武就会把沈阳守军最需要的粮食送过去。
由此,帕特里奇也断定小罗耀武的主要目的还是解围,为守城部队提供物资,让守城部队坚持下去。
虽然这么做的现实意义并不大,但是坚守沈阳本身就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不管罗耀武有没有信心守住沈阳,他都得抓紧时间部署新的防线,因此需要沈阳守军拖住美日联军。
也就得坚守沈阳。
既然如此,美日联军更得加把劲,争取早日打下沈阳。
打到四月十二日,在连续撤下三个伤亡惨重的师团之后,日军占领了沈阳三分之的城区,看守城部队围在了浑江北岸。
此时,**队的四个主力野战军也在外围集结完毕,连第十五集团军都恢复了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