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的战斗,**队的整体优势仍然不够明显,法做到在东西两条战线上同时投入重兵,必需有所侧重。

  结合前面的问题,就需要尽量隐藏战役目的,而不是提前将目的暴露出来。

  如果有充足的作战部队哪怕部队的活动能力不足,也能依靠庞大的兵力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也就没有需要遮掩什么了。

  问题是,**队此时拥有足够的兵力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三个美军师与四个日军师总共有十五万官兵,算上两个韩军集团军的近三十万官兵,总兵力在四十五万左右,而**队的主力集团军与新编集团军最多只有六十万。

  算上装备与制空权造成的影响,优势应该在美日韩联军手里。

  当然,美日韩联军也不具备进攻能力。

  主要是韩军不会参与进攻行动。

  只不过。

  这并不影响防御作战,至少韩军还没有立即撤回朝鲜半岛的意思。

  如此来,罗耀武为什么要开始就挑明目的呢?难道他认为,用这个法子就能迫使美军与韩军在躲旁看热闹,获得单独歼灭日军的机会?不管怎么样,服部留名决定打打看。

  反正他也没有想过立即发动进攻。

  既然**队主动进攻,正好利用较为完备的防线消耗**队的有生力量。

  如果能在防御作战打残几支**队的主力集团军,接下来的进攻就好打了。

  抱着这个小想法,服部留名给战线上的美日韩联军下达了全线防御的命令。

  虽然韩军不见得会听从他的命令,但是连续遭受两次惨败,绝大部分韩军官兵都盼着早日搭上回国的轮船,根本不会贸然进攻,只会在最后道防线上死守。

  至于美军,三个师在占领庄河之后都打了不少防御战,经验肯定非常丰富。

  问题是,服部留名没有想明白,罗耀武根本不会向日军妥协。

  战斗打响,**队的进攻可以再“排山倒海”来形容。

  炮击从入夜后开始,直持续到天亮之后。

  整整个晚上,十五个集团军的二十个炮兵旅与军区直属的五个远程炮兵旅分秒不停的向前线投掷着炮、火箭与道导,基本上是部队攻到哪,炮火就延伸到哪。

  如此猛烈的炮击。

  绝对是前先例。

  收到前线部队的报告,服部留名也很是纳闷,**队不是物资紧缺吗?显然,服部留名搞旧!**队最缺的是粮食与冬季被服,尤其是粮食问题。

  在拿到王虞氓提供的五万吨军粮之前。

  为了包管主力部队的战斗力,罗耀武不得不下令将民兵与民众的粮食配额降低二成与三成。

  冬季被服也很紧张,些民兵只能在民间想法子小而最后成立的三支新编集团军至今仍然没有领到冬被。

  罗耀武手里最不缺的就是药,特别是炮与火箭。

  别忘了,东北本来就是重工业基地,是**火工业的摇篮,也是主要军火产区。

  罗耀武接管了东北地区的防务工作之后,首先整顿的就是军火产业,从基础的矿产到军火生产、再到物资运输,整个链条都理顺了。

  到二零三年初,东北地区产出的军火不但满足了当地的需求,还外送到东南战场。

  因为没有制空权,也就谈不上空支援,仅能依靠防空部队对付敌人的轰炸机。

  所以罗耀武近乎疯狂的扩充了炮兵部队。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