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武到底想干什么?
帕特里奇迷惑了。
如果仅仅为了守住江界与熙川,第十五集团军足够了,有需要投入两个集团军吗?
再说了,第三十九集团军以凶猛进攻闻名,第四步兵师与C集团军都败在这头“东北虎王”的尖齿利爪之下。
罗耀武肯定不会让第三十九集团军打防御战。
结论只有个,如果第三十九集团军赶往熙川,就会超越第十五集团军,成为主力突击部队。
问题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发起纵深突击的目的是什么?
战略大包围?
帕特里奇更加疑惑了。
以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实力,确实有能力击溃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甚至有可能打到清川江南岸,威胁到平壤。
当然,到这步,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完成了战略包围,将盘踞在鸭江口与辽东半岛上的美韩联军包围了起来。
可是这有意义吗?
美韩联军已经建立起了海上补给线,第三十九集团军再厉害,也法对美军的海运船只构成威胁。只要守住三座港口的座,美韩联军就能确保不败。这样的战略包围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除非罗耀武打算吃掉西线战场上的美韩联军。
罗耀武有这个实力吗?
不是帕特里奇狂妄自大,而是罗耀武确实没有这个实力。
就算把他能够找到的所有部队集起来,投入百万大军,也不见得能够在如此狭小的战场上歼灭兵力达数十万的美韩联军。
吃不下,包围还有什么意义?
既然吃不下,第三十九集团军就不会到达熙川,至少不会从熙川南下。
到此,帕特里奇终于看明白,罗耀武没有采取推陈出新的战术,仍然是老套,第十五集团军主守,第三十九集团军主攻。两个战斗力最强的集团军摆好架势后,其他几个集团军才会投入战斗。
问题是,帕特里奇仍然没有搞清楚罗耀武的主攻方向。
虽然从国军队的部署来看,罗耀武很有可能选择围歼战场东北方向上的韩军D集团军,不会集兵力攻打西面的美韩联军主力部队。原因也很简单,罗耀武在西线最多只能投入四个主力集团军,而这点兵力法形成歼灭优势。
话虽如此,可是帕特里奇不敢枉下定论。
如果美韩联军主力部队提前向东运动,就会导致西线防御出现问题,罗耀武就有机会歼灭部分美军主力,或者是某个韩军集团军。
在西线取得重大胜利,肯定要比在东线歼灭韩军D集团军更有意义。
随着时间点点过去,帕特里奇还在犹豫。
罗耀武却没有迟疑,第三十九集团军再度入朝后不到六个小时,即月七日午,第二十六集团军抢先在西线发动进攻。
大约半个小时后,第四十集团军也在东线发起了全面进攻。
这下,帕特里奇更加疑惑了。
总攻开始,国军队仍然没有个重点方向。难不成,罗耀武想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取得突破。
以国军队的兵力,根本办不到。
没有重点,就法取得重大战果。
此时,韩军E集团军正在攻打熙川。虽然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到达熙川,但是没有现成的防御阵地,韩军E集团军的主力也已到达,战斗打得非常激烈。随着F集团军在当天下午到达,熙川争夺战了白热化阶段。
也就在这天下午,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个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