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留下了,舰载航空兵的出动率却大大降低。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如果连结之前的出动率,恐怕美军每天摔掉的战斗机比被击落的战斗机还要多得多。

  耗下去,不但不能改变战场局势,还会削弱美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海军使不上力,海军陆战队也差不多。

  F-35B还没有服役。而AV-8B又老旧不堪。再说了,AV-8B是亚音速攻击机,只能为陆战队提供近距离空支援,执行战场遮断任务的能力非常差。当然,这也与AV-8B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飞时的航程有关。

  这样来,重担落到了美国空军身上。

  问题就在这里。

  战场离台湾几百公里,离冲绳群岛上千公里,美国空军在战场附近没有太多可以使用的机场,特别是设施齐全的空军基地。

  受日本的政治态度影响,美军还不能动用部署在冲绳的战斗机执行作战任务,只能在那边部署预警机、加油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机、战略侦察机等支援飞机。

  美国空军的主力,全都部署在台岛。

  虽然台湾并不缺乏空军基地,最多能部署两千多架战斗机,但是受到战争破坏,很多空军基地都法全面投入使用,作业效率肯定有限。

  最关键的还是距离。

  即便是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A-10C也要飞行数百公里才能到达战场,完成任务之后还得飞行数百公里返回基地。

  前后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两个小时,占了架战斗机正常情况下升空时间的半。

  升空时间延长,自然会加重保障工作的负担。

  对于那些打击时效性目标,也就是需要在战场上空徘徊巡逻的战斗机来说,还得进行空加油。甚至是两次空加油。

  如此来,战机的滞空时间更是长达五个小时以上。

  这个时候,受到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战斗机,还有飞行员。

  长时间的飞行,会让飞行员的体力严重透支。就算是优秀飞行员,天也只能执行次战场巡逻任务。

  可想而知,美国空军的出动效率并不高。

  当时,部署在台岛的美军战斗机近千架,而在巅峰时期,每天的出动量也不到千二百架。也就是说,大部分战斗机每天只能执行次作战任务。而在同时期,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平均每天出动两次以上!

  可以说,这就是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航母的原因。

  只不过,较低的出动量,让美国空军战斗机的状态比较好,没有发生多少事故,持续作战能力明显优于海军舰载航空兵。

  再来看陈必时的战术,也就不难明白他的目的了。

  通过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战斗,消耗美军的锐气,把美军拖成疲惫之师。这样来,就算美军能够攻到宁波,甚至能够打下宁波,也得花大量时间调整,法在大陆战场上取得迅速突破。

  至于会打成什么样子,那还得看谁坚持得更久。

  不管怎么说,美军的空打击不是吃素的,拖得越久,国陆军的消耗、特别是远程炮兵与道导部队的消耗就越大。

  撑不住的话。还是守不住宁波,说不定连杭州也守不住。

  也就在这几天内,东北战场上,罗耀武终于得到了发起进攻所需的作战物资。

  这也不是帆风顺。虽然管元山在高层会议上做了包管,但是落实下去的时候却出了问题,物资筹备不力,在任何地方都不罕见。为此,刘诚志不但到国务院大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