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理论是现成的,但是部队不是现成的。

  从锻炼部队的角度出发。美军需要在外围岛屿上反复磨练,让早就荒废了滩头争夺战的部队掌握在密集火力压制下的登陆作战方式。

  实际上,美军也确实在这么做。

  攻打岱山岛的时候,美军就动用了个陆战师,而实际上最多只需要个旅的兵力。登陆作战打得有模有样,仿佛驻守在岱山岛的是国军队的王牌部队。

  在这场登陆作战,美军还检验了陆军炮兵与航空兵,以及空军与登陆部队的协耳作战能力,把主要登陆战术全都操练了遍。

  关键还是在台湾军队与台湾当局身上。

  美国已经与国断交,并且承认台湾当局是国的合法代表。也就是说。打上大陆之后将由台湾当局负责重建政权。显然,这也是动员百五十个台军旅的主要原因。

  美军并不指望台军能在前线与大陆军队作战,只是想让台军管好后方。

  这也对了部分台湾人,特别是蓝营的胃口。

  反攻大陆,可是国民党喊了数十年的口号。虽然在李家取代蒋家之后,这口号真的成了口号。两次在大选败给营之后,就连些资深的国民党将领也对反攻大陆的事情闭口不谈。但是当机会再次到来,而且很有可能是最后的机会时,已经在台湾当局拥有重大发言权的蓝营将领与政治家自然不会忘记这个喊了几十年的口号。

  旧!

  问题是,反攻大陆是行动,而不是口号。

  要想采取行动,就得有所准备。

  显然。在这方面。台湾当局的准备很不充分。

  美军放慢进攻步伐,步个脚印的向大陆推进,正好给了台湾当局做好准备的机会。

  因为战争还没结束,所以台湾当局在占领的岛屿上实行战时管制。

  建立新的地方政权并不容易,台湾当局也想不出好法子,只能暂时在占领区充分发挥与调动民众积极性。依照国人的传统习俗,即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邀请些地方大族与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管理事务。

  这招到底有没有用,还很难说清楚。

  受此影响,进攻也不能太快,不然后方乱了套,前面打得再好都没用。

  只是有点可以肯定,即台湾当局正在努力争取民心。

  对陈必时来说,这明显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美军稳打稳扎的进攻策略,还是台湾当局笼络民心的政策,都打在了要害处。

  可惜的是。陈必时没有好的对策。

  虽然可以在夜间用快艇将人员送上美台联军占领的岛屿,还能输送些物资,但是这些岛屿上的兵力密度都很大,部分地区的占领军比平民百姓还要多,派上去的小股部队大多是有去回。

  两次还行,真要持续不断的做这种自杀式的攻击,士气很快就会崩溃。

  陈必时能做的,仍然是稳守大陆。

  不管美台联军在外围岛屿上做什么章。肯定得进攻大陆,不然只是协助台湾扩大势力范围,不可能彻底击败国。

  这局面。直舟持到十二月三十日夜间。

  随着美军在当天晚上集火力打击三北、龙山与懈浦,出动航空兵进行遮断轰炸,进攻大陆的战役终于打响了。

  到这个时候,美军的压制性轰炸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虽然在持续数日的高强度轰炸,大陆军队的远程炮兵受到的损失并不大,各个炮兵旅均没丧失作战能力,但是道导部队损失比较惨重,陈必时不得不将原先部署在前沿阵地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