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础上,将落个集团军的编制规模再扩大百分之五十,兵员则从增派的二十万预备役部队抽调。

  这请求立即得到了秋劫康与刘诚志的批准。

  增编工作立即进行,主要在旅级单位下增设几个营,提高作战人员的比例。

  这么改,主要针对本土作战。不管怎么说,本土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求降低了许多。军事物资的运输工作由铁道部与后勤装备部负责,作战部队的负担并不大。加上可以就地获取各种基础物资,也就能够降低非战斗人员的比例。

  更重要的是,这是针对之前作战行动的调整。

  台海战争与入朝作战的残酷事实证明。在实力严重不如对手的情况下,部队的伤亡率非常大,很多时候只能靠人去弥补装备上的欠缺。

  增大编制规模,等于提高了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事实已经证明,很多时候,不是官兵不想打,而是伤亡太大不能打!

  可以说,这也是非常奈的选择。

  如果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就没有需要提高战斗人员的比例了。

  除了尽快让主力集团军恢复战斗力之外,就是更加深入的战争动员。

  这也是罗耀武面临的最大难题。

  增兵不是问题,东三省就有亿多人口,算上内蒙、河北、北京与天津等部分地区,总人口接近两亿,征召几百万军人不是大问题。

  关键还是作战物资,在粮食都打紧的情况下,征调军事物资肯定是件麻烦事。

  当然,这不仅仅是罗耀武的问题,陈必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虽然所有情报都证明,美军将首先在东北动手,然后才会转战东南,但是美韩联军在东北地区的动作越大。陈必时就越是担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