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
“我们最后撤出来,后面没有兄弟了。”个老兵回答了叶振邦的问题。
“那好,我们赶紧撤退。
“往哪撤?”任侠歌问了句。
“北面。”叶振邦朝北面指了下,“渡口在东南方,美军肯定会向南扫荡。离开第七步兵师的防区后,找处水流较缓的地方,再设法渡江。”
叶振邦做了决定,没人反对。
两分钟后,这支由二十多名官兵组成的队伍离开了会合点,向北而去。
这就是三营最后的部队!
当然,叶振邦没有忘记,现在已经是十月旬,朝鲜的冬季已经到来,却没有冷到让河面结冰的地步。要想等到河面冻结,至少还要等大半个月。要在这个时候渡江,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撤退到了鸭江对岸。
答应在渡口等叶振邦的霍弘光也跟随大部队撤了回去。他搭乘最后艘渡轮过江,算是兑现了诺言。
江相隔,却也挡住了美军的前进步伐。
没有足够的渡河器材,面对河对岸的国军队,美军也只能望空兴叹。
大撤退并没结束。在第三十九集团军撤回国内后数个小时,最后支第十六集团军的部队在上游渡过了鸭江。十四日清晨,第十五集团军的最后支部队回到了国内。因为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已经撤回国内,所以第十五集团军成为了最后支从撤离朝鲜的作战部队。
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还有二十多名官兵留在朝鲜境内。
事实上,几乎没人认为叶振邦他们还活着。在申报战斗伤亡的时候,霍弘光将叶振邦他们列入了失踪人员名单。
大部队都撤了回来,按理说,罗耀武应该感到高兴。
可是,这位即将晋升为陆军上将的军区参谋长却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在第十五集团军的最后支部队渡过鸭江之后,国二,品、朝作战行动就富告结束了,而且是以失败富告结束至少,那些躲在大后方的政客认为军事行动彻底失败。
更要命的是,美军兵临城下,并且轰炸了国本土,那么渡过鸭江,进军国本土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十四日上午,罗耀武离开沈阳,飞回北京,向高层汇报作战情况。
这次,陈必时没有回去。
见到到机场来接他的李帆,罗耀武就知道,情况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老陈让你来的?”
“有这个需要吗?”李帆看了眼罗耀武,让司机开车后,转口说道,“我看了你递交的作战报告,重点很明确,对我军入朝作战的得失也分析得比较透彻,但是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
罗耀武没有吭声,玩政治,还不是他的强项。
“你应该知道,上再对我们没有能够守住鸭江防线防线非常震怒。”
军荆情报局属于总参情报二部,货真价实的军事单个,李帆这咋,“我们”并没用错。
“难道有人要追究责任。”
“这是肯定的,只是追查不到你的头上来。”
罗耀武皱起了眉头。
“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并不能怪罪某个人。你之前递交的报告已经引起重视,毕竟后勤不济,什么样的军队都打不了胜仗。”
“这也不能说我没有责任。”
李帆笑了笑,没有纠缠这个问题。“等下汇报情况的时候,你要注意个重点,就是要着重强调我们面临的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