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有三个集团军,第三十集团军部署在福建前沿,第十二集团军坐镇原,第集团军则要面向上海。
济南军区名义上有三个集团军,但是第二十集团军在台岛被打残,第五十四集团军则在福建整编,只有部署在山东的第二十六集团军还能战。
剩下的,也就只有北京军区了。
因为第二十七集团军在台海战争被打残,所以北京军区实际上只有两个集团军,即首都卫戍部队第三十集团军,以及驻扎在锦州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万幸的是,这两个集团军的状态都不错,甚至大大好于战前。
这也很好理解,台海战,国陆军的问题暴露了出来,战术思想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将领都认为,应该跟随世界潮流,搞轻型化建设,以打赢小规模战争与边境冲突为根本目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主力野战军都向轻型化靠拢。即便是几个重装集团军,也因为军费分配等因素,没能获得足够的主战装备。
拿第六十五集团军来说,主战坦克还是上个世纪的田式,战斗力可想而知。
台海战卓的残酷事实证明,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重型部队不可否缺。
受此影响,台海战争还没结束,改编工作就开始了,而最先接受改编的就是北京军区的几个集团军。
因为第二十七集团军开赴前线,所以只有第三十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十月初完成了改编,而第二十七集团军要到年底才能完成改编。
当然,这还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东北不能失守。
相对而言,第三十集团军的改编工作最引人瞩目。
该集团军本来就是国陆军两个重装集团军之,编下有第六装甲师、第二重型机械化步兵师仅比装甲师少个坦克团,但是多了个机步团、第三轻型机械化步兵师没有独立坦克团,但是有直属装甲团,以及独立炮兵旅、防空旅、工兵团、陆军航空团、电子对抗分队、特种大队、防化团与通信团。
论编制规模,第三十集团军仅次于第三十九集团军,但是各部队的编制更加庞大,主战装备也更加先进,所以战斗力还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之上。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认为第三十集团军的编制过轻。
这也不难理解,第三十集团军号称“万岁军”六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之后,直是首都卫戍部队,在各王牌军排名第,从该集团军走出来的将领更是数不胜数,就连刘诚志都是第三十集团军的前军长。
有这么多的背景,第三十集团军不受重视才是怪事。
受此影响,改编工作展开,第三十集团军就得到优先照顾,不但装备全部换新,编制规模也扩大了圈。
怎么说是“圈”呢?
那就是在原部队基础之上,直接将团级战斗单位提升为旅级战斗单位。
番号提高,等于编制规模扩大。
以第六装甲师来说,在改变之后,三个旅的兵力翻了番,装备规模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仅主战坦克的数量就由两百多辆增加到了四百辆。如此来,该师的战斗编制超过了万五千人,成为规模最庞大的个师。
相应的,其他集冉军直属作战单位也得到了扩充。
比如独立炮兵旅就提升为独立炮兵师。下辖三个炮兵旅,分别是战术导旅、远程火箭炮旅与自行重炮旅,火力投送能力提升倍不止。
问题是,第三十集团军是首都卫戍部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上场。
当然,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也不弱,至少在改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