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国的底线到底在哪?
平壤已经被弗军占领,就算金正哲流亡到国,朝鲜政权也已名存实亡。在至关重要的外交申明,国当局却没有明确指出韩军应该在什么时候停止军事行动,或者应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步伐。
与外交申明相比,更加模糊的是国的立场。
打,还是不打?
别说外界。连国高层内部都没有扯清楚。
外交部发表声明的时候,罗耀武已经坐上返回沈阳的飞机,陈必时也回到总参谋部。依照秋幼康的指示,总参谋部应该尽快拿出份切实可行的军事计哉来,并且针对当前朝鲜半岛上的战场情况,对战局发展做出准确评估。虽然这是刘诚志的责任,但是在陈必时接管总参谋部后,也就与刘诚志没有多少关系了。
军事计划不成问题,陈必时的抽屉里就有好几份。
关键是评估战局发展,因为发展得太快,所以谁也法做出准确评估。陈必时心里非常有数,别说政治家,就连最优秀的军人也很难判断出韩军打到鸭江南岸的准确时间,更别说在旁虎视眈眈的美军。
问题是,法准确判断战局发展,任何军事计划都没有实际价值。
可以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返回总参谋部之前,陈必时只指明了点,即不管高层有什么决定,要想包管本土不遭到入侵,必需在韩军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与咸镜北道之前出兵朝鲜,建立起纵深在百到百五十公里的防御屏陈
至于为什么,陈必时没有说明,也没有需要说明。
很明显,只要韩军顺利推进到鸭江与图们江南岸,就算不打算渡江,蓄势待发的美军也会主动发起进攻。
让美军打过鸭江,情况就复杂!
连秋劾康都认为,即便美军打过鸭江,韩军也不会跟进,毕竟弗国的基本目的是实现国家统,住在青瓦台的弗国总统肯定不会像那些自吹自擂的学者那样,认为长白山是大韩民族的故土,也就不会为此成为国的世仇。
不管怎么说,要是能减少个敌人,就有理由牺牲朝鲜。
问题是,韩军不会趁火打劫吗?
陈必时是军人,不是政治家,可他也看得出来,真要到那步,哪怕美国没有开出任何好处,韩国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原因很简单,日本已经在台海战争出力,即便在进攻国本土的时候有所保存,也抢在了韩国前面。
因为韩国的国家安全建立在与美国的同盟基础之上,国家的根本利益就是维护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美国的盟友居于主要地位,加上又与日本有世仇。所以韩国绝对不会甘于人后,将在战场上替美国冲锋陷阵。
再说了,到时候美国大可信口雌黄,开出些韩国法拒绝的理由,比如将长白山许诺给弗国,协助韩国政府制造出兵国本土的理由。
所有迹象都表明,韩军不会停止前进。也不要希望韩国会在接下来的战争袖手旁观。
既然迟早要与韩国敌对,就应该抓住时机,采取积极主动的战术,在本土之外建立道防御屏障。虽然没人指望能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刚的时都认为,战火烧卜本十只是汰早的事情,而且不会且呔,但是能多道屏障,就多了份希望,也为整个华民族争取到了点喘息时间。
这么简单的问题,谁都看得懂,可是并不是谁都支持。
陈必时最担心的还不是能不能及时出兵占领鸭江与图们江南岸的那几块地方,而是耽搁下去,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依照李帆提供的情报,在是否协助美国反攻大陆的问题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