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辆装甲车的炮塔本来就转到了十点钟方向上,向左旋转的话,要转动四分之三圈才能将炮口对准右前方。即便炮手反应迅速,发现错误后立即改变转动方向,也不如直接向右旋转来得快。

  在这两三秒内,叶振邦已经靠近第二辆装甲车,装甲车的观察死角。

  这时候,“云豹”装甲车的个致命缺陷暴露了出来。

  作为重视公路机动能力的轮式装甲车,“云豹”存在的主要价值不是跟随主战坦克冲锋陷阵,而是将步兵送往前线,在装甲锋线后面用二十五毫米大毒蛇机关炮压制敌阵地上的火力点,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即便在城市作战,“云豹”也会得到步兵掩护,用机关炮支援步兵。

  与“斯特瑞克”、“皮哈兰”Ⅳ、“拳击手”等众多轮式装甲车样,“云豹”没有在载员舱侧面设置射击孔。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乘车作战的步兵要么从车体后面的跳板式车门下车作战,要么冒险从车体上方的两个方形舱门爬出去。

  不管从安全、还是效率考虑,车上的台军步兵都会选择前者。

  见到徐徐放下的车门,叶振邦将03式伞兵突击步枪交到右手上,左手从胸口处扒下枚进攻型手榴,用个漂亮的滑铲动作冲到车尾旁边,在身体即将着地的瞬间把手榴投了进去。

  因为第三辆装甲车也被十毫米火箭击,燃起了熊熊大火,所以第二辆装甲车的尾门放下后,车上的台军步兵没法立即看清四周的情形。

  被掩盖住的,还有手榴从地板上滚过时发出的声响。

  进攻型手榴爆炸时不会产生多少致命碎片,主要以爆炸冲击波来杀伤人员,在密闭空间的效果比在开阔地里好得多。

  起身后,叶振邦用两个点射解决掉了被爆炸抛到车外的两名台军士兵。

  这不是杀戮,而是在解除没有意义的苦难。

  虽然两名台军士兵没有受外伤,但是相当于数百个大气压的冲击波肯定造成了致命内伤,被抛出好几米远就是最好的证据。哪怕旁边就是医院,两名台军士兵的生还可能性也不会超过五成,何况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苦撑下去,只是在死亡到来前遭受更多的折磨。

  装甲车内,另外四名台军步兵与三名战车乘员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保险起见,叶振邦打光了匣里的全部子,才取出为这辆“云豹”装甲车准备的燃烧手榴。

  燃烧手榴属于特种手榴,由黄磷、铝粉等易燃物质混合而成的燃烧剂能够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可以轻易烧毁切武器装备。

  这玩意,绝对是“生人勿近”。

  叶振邦不会把自己当成动作电影里怎么也死不了的主角,用个极为火爆的特写镜头给这场战斗做出完美诠释。抛出燃烧手榴的同时,叶振邦就撒开双腿,以追快的速度冲向路边的排水沟。

  定要用幅定格画面作为纪念的话,战车爆炸的瞬间,叶振邦正好飞身跃起。

  零点秒之内,上万块大小不的金属碎片像割草机样横扫而过、张牙舞爪的烈焰接踵而至。

  看着扫而过的火光,躺在排水沟里的叶振邦满脸惊骇。

  这个威力也大得有点意外了点。

  “轰……”

  爆炸声让叶振邦回过神来,最后面那辆“云豹”装甲车也成了堆昂贵的篝火。

  叶振邦翻身而起,叫上埋伏在西面沼泽地里、用火箭筒干掉两辆“云豹”的甘应明与池锐刚,赶往车队后方。

  他们赶到的时候,诸葛宏彦正从排水沟里爬起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