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如果大陆当局要坚持原则,就应该贯彻始终,而不是半路改变注意。

  说得直接点,如果在月份动用远程炮兵对付登陆的日军与美军。很有可能击溃美日联军。拖到九月旬,等到美日联军在台岛上展开、并且改变了战局之后再使用这种决胜力量来挽回败局,确实让人法理解。

  只能说,是政治决定战争,而不是战争决定政治。

  这个晚上的炮击对稳住新竹防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天晚上,在薛华毅率领的四十三师师部到达新竹市之后,罗耀武将十五军的指挥权移交给了少将师长。虽然要到几天之后,薛华毅才会收到前线司令部的任命,成为十五军的代军长,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是十五军的最高指挥官了。

  依照陈必时的命令,罗耀武在当天夜间离开前线,返回大陆。

  这个时候,叶振邦率领的九连残余官兵已经在湖口乡与大部队会合,然后依照罗耀武在指挥官位置上下达的最后道命令,前往台苗栗县进行整编。

  当时,十五军的伤员都在向苗栗县转移,补充的新兵也在苗栗县集。

  因为九连撤出战斗前就已失去战斗力,四十五师的主力部队又在北面阻击美军,所以叶振邦他们成为了全师第支撤下去的连队。

  没人认为他们不应该撤下去,因为在前面的战斗,九连已经付出了惨重代价。

  更重要的是,撤下去是为了恢复战斗力是为了再次踏上战场。

  也就在这咋,时候。服部留名与帕特里奇商量之后,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不是前线部队没有法子进攻,毕竟进攻部队行动迅速,而且比较分散,在法获取准确战术情报的情况下,大陆部队的远程炮兵很难对美日联军的进攻部队构成威胁。关键是支持进攻的基础力量遭到沉重打击,不但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作战物资也送不上去。即燕服部留名与帕特里奇都认为这是击溃十五军的最好机会。可是他们都得承认,在大陆远程炮兵的打击下。只有付出很大的代价才有可能取胜,而这明显不符合美日联军的基本战术。

  在服部留名去收拾残局的时候,帕特里奇把问题踢给了加布里埃尔。

  远程炮兵的威胁摆在那里。美日联军要想进攻,就得设法解决这介。问题。如果让大陆军队打顺手,肆忌惮的使用远程炮兵,恐怕谁也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问题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打击大陆本土目标。

  这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加布里埃尔也没有决策权。

  不管帕特里奇怎么想,在加布里埃尔从总统那里得到肯定答复之前。美日联军要么冒着巨大损失继续进攻,耍么就留在现在的战线上。

  不管怎么说,美日联军的损失已经够大了!

  第百七十五章 吹毛求疵

  二认核心阶段。()在白宫秘书的暗示下。关人员都主糊阀开了。

  除了总统与副总统,只有参联会主席加布里埃尔与四局长阿奇博尔德留了下来。

  虽然奥康纳没做解释,但是拜伦下就猜了出来,总统与他样,只是稍微早点了解到事件真相。

  想到第二次出访日韩之前与总统私下谈的事情,拜伦更加相信,不管是住在白宫、还是住在海军天台号楼副总统官邸,政客的本质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某些利益集团手里的工具。

  问题是,总统与副总统的任期最多只有年,而策划与实施任何项重大国家战略都需要更多时间,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

  为了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