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到了,那就表明,对方只需要两个小时。
美军指挥官没有退缩,而是决定迎难而上。
不管怎么说,美军指挥官高估了平镇工业区的战地指挥官。再说了,叶振邦只是个少尉排长,而且认为美军向来重视官兵的个人安全,所以认为美军指挥官会答应交换战俘,也就没有过多提晓
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刚上场的第三步兵师对空降兵的了解还不够多。
突击队到达之前的“黑鹰”直升机发出的声响暴露了美军的企图。虽然美军的火力衔接非常紧密。但是出与安全考虑,炮肯定会在直升机到达前三十秒落下。也就在这短短半分钟里面,所有老兵与大部分上过场的新兵都找到了掩护,埋伏在外围的侦察小组还用狙击步枪干掉了几名美军军官。问题是,全部退回坑道已经来不及了。
交换回来的连官兵。至少有半是伤员,而且伤势不轻。法独立行走,其他能够行走的也不熟悉九连的阵地……排守住阵地、二排救助伤员、三排跟我上。”
通过闭路电话下达了命令,已经退入第层坑道的叶振邦率先冲了出去。
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如果不能缠住美军。让美国佬肆意使用火力打击,九连的官兵都会完蛋。
经验告诉叶振邦,必需咬住正在退却的美军。
有同样认识的还有诸葛宏彦、陶安康、甘应明、卢鼎炫、池锐刚、柯良雄等人,以及还在表面阵地上抢救重伤员的甄志明。
“志明。带上急救包。跟着我。”
听到叶振邦的招呼,甄志明将抢救工作丢给了二排的军医,抓起那名伤员的突击步枪追了上去。
空传来了炮落下时发出的声响。
是五五榴,而不是小口径炮。
已经冲上阵地的三排官兵没有放慢速度,而是加速向美军发起冲锋。因为离得太近。美军的炮击肯定从后向前延伸,所以越靠近美军的地方,反而越安全。
第批炮从三排战士的头顶上飞了过去,在身后炸响。
猛烈的爆炸声,成为了战斗开始的信号。
已经撤到工业区外面的美军停了下来。负责断后的个班迅速找到掩体,有的干脆爬到了道路上,向正在冲锋的空降兵开火。
如果他们面对的只是群乌合之众,也许战斗很快就会结束。
可惜的是,美军面对的很有可能是十五军最精锐的批战士。
冲在最前面的几名老兵都没停下步伐,准确的说,只是在开火射击的瞬间停下步伐,然后又继续前进,因为动作非常流畅,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直在冲锋,根本没有停顿,更没有刻意躲避。
这种短停射击,只有最优秀的战士才做得到。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突发战斗,几名空降兵仍然做到交叉突击,相
留下来断后的十来名美军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陆续被子打。当场被击毙的不必多说,两名没有立即丧命的美军步兵只能看睁睁的看着空降兵从他们旁边冲过去,在他们努力举起步枪之前。就被跟在后面的空降兵干掉了。
突击行动非常迅速,只是叶振邦仍然低估了美军的战斗力。
或者说,情急之下,叶振邦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
冲出工业区,干掉拦路的美军之后,空降兵立即遭到了直射火力的压制。停在工业区外面的两辆“艾布拉姆斯”与三辆“布雷德利”用密集的炮火让空降兵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火力打击。
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实战经验也法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