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九高地上的战斗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上原俊次郎就呼叫了空支援,要求美军对高地附近的目标进行轰炸。
即便炸没有落到高地上。仍然吓了空降兵大跳。
美军的战斗机刚刚飞走,日军的炮击又开始了。
仍然是部署在台北市的几十门羽式自行榴炮,炮没有砸向高地,而是飞向了高地西边的山顶村。
等叶振邦反应过来的时候,日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攻了上来。
山顶村不是没有防御,那边有个排,即易小春的坦克排。
十四日的战斗之后,易小春的坦克排撤到山顶村,开进空降兵挖掘的坑道,用厚达半米的泥土将四辆坦克掩盖了起来。
别说半米,十个半米厚的泥土都挡不住钻地炸,只要被炸直接集,就算装甲不会被打穿,坦克也会被砸得稀烂。在坦克上面覆盖泥土只是为了隐蔽。不被美军的侦察机与战场监视飞机发现。
只要不被发现。四辆坦克的生存几率就非常高。
接下来三天,山顶村遭到四次轰炸,没有辆坦克被砸。到十七日夜间,四辆咕式主战坦克依然完好损,而且各有几十枚炮。
叶振邦没有急着动用这股力量,他的想法很简单,让易小春呆在山顶村,可以防止日军沿山路包围二零九高地。再说了,实在守不住的话,空降兵只能向西撤退,到时候肯定要在山顶村阻击日军。
让叶振邦没有想到的是,三天下来,日军都没有包围过来。
让他更加没想到的是,几百名战俘就把上原俊次郎大佐逼到了走投路的地步,迫使日军破茶沉舟。出动全部兵力攻打山顶村。
上原俊次郎的想法也很简单小打下山顶村,包围二零九高地。救出被俘官兵。
重要的是,日军吃亏长智。三天前那次让日军损失大半装甲力量,导致迂回部队不得不留在莺歌镇、没能按计划返回台北市的坦克伏击战给上原俊次郎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在进军山顶村的时候显得格外慎重。
必需承认,夜为埋伏起来的咕式坦克提供了最佳掩护。
也必需承认,日军的的式主战坦克确非浪得虚名。
不管怎么说,咕式主战坦克是由岛式改进而来的二代半主战坦克,即在第二代主战坦克的基础上增添大口径坦克炮、先进观瞄仪等具有第三代主战坦克水准的设备仪器,获得与第三代主战坦克抗衡的实力。
论性能,咕式最多与下刀持平。达不到幻式的水准。
能与刃式媲美的不是咕式。而主战坦克!
四辆埋伏在山顶村的咕式只有次开火机会,因为日军沿着山路推进,所以伏击战变成了阻击战,第次交火距离接近千五百米。如果在白天,这个距离不算什么,而且咕式在火力点上,等于是静对动射击,命率不会低于成五。可是在夜间,咕式的观瞄系统受到日军干扰,四枚炮只打两枚,只有易小春打出的那炮命要害,让那辆。式发生了二次爆炸。
打出第炮,四辆咕式别选择,留下来是等死,只能冲出去。
这次。日军有备而来,并没被突然袭击搞碍手忙脚乱。
四辆咕式刚刚冲出藏身的火力点,还没有到达下个藏身之处。日军的炮火打击就到来了。
非常猛烈,也非常密集。
守旧估计,第七师百多门羽式自行榴炮的大半参与了炮击,相当于个炮兵连对付辆咕式。
仅仅是炮击的话,威胁还不大。
日军炮兵集部署在台北市南面。台北县的新店镇,到二零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