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白天渡河,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陈必时没有停下来,亲自给前线指挥官下达命令之后,他与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司令进行紧急视频电话会议。用了十五分钟说明情况之后,陈必时只提出了个要求:在天黑之前让美国海军法威胁到渡河部队。

  因为上面没有批准对日本本土进行军事打击的作战计划,所以陈必时只能盯着在公海上活动的美国海军。

  不管怎么说,嘉手纳空军基地与普天间机场的容纳能力有限,美国空军战术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夺取与掌握制空权,对地打击任务主要由海军舰载航空兵负责,只要能够让美国海军疲于奔命,大部队就能顺利过河。

  实际上,不用陈必时提醒,空军与海军航空兵早就在寻找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对策。

  经过前几次不太成功的常规攻击之后。空军与海军航空兵意识到,美军航母战斗群绝对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么脆弱。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争机器,集制海与制空于身的强大攻击平台,航空母舰本身就是种强大的武器,加上以其为平台的数十架战斗机、以及为其掩护护航的数艘大型战舰,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早已超出了海洋范畴。

  在此之前,空军与海军做了好几次尝试。

  月日,海军集三个岸防导师,经过周密组织与协调,用数百枚经过改进、射程达到千百公里的超远程岸基反舰导对最靠近大陆的“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发起饱和攻击。

  非常可惜,这次攻击以彻底失败告终。

  这样的攻击,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收获。

  对于任何种射程超过四百五十公里的反舰导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导航技术,即如何确保导在茫茫大海上准确飞向目的地。

  因为海洋上没有参照物,所以不可能采用对地巡航导那样的地形匹配利导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军“战斧”巡航导,反舰型的最大射程只有四百五十公里,对地攻击型至少都有十三百公里。

  这里不仅仅是导航系统的问题,还与攻击目标有关。

  仍然以“战斧”为例,作为己丑航导,飞行四百五十公里大约需要四十分钟。而心则二十节的战舰能在此期间航行二十海里,也就是大约三十七公里。因为受地球表面曲率限制,超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很难发现与锁定四十公里外的战舰,所以即便不考虑导航误差,“战斧”飞行四百五十公里之后也很难击目标。

  由此可见,情报比导航更加重要。

  没有准确的情报,就着法将导导向目标。

  暂且不说“斗极。导航系统会不会再次受到干扰,美军航母战斗群直在冲绳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活动,在没有海洋监视卫星、没有制空权、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仅凭几艘前出的潜艇,能否准确掌握战术信息都是个问题。

  如果没有法子把导导向自标,发射再多的导都没有用!

  受此影响,由第二炮兵部队提出的,动用几百枚战术道导携带子母头与制导头打击航母的战术也被否决了。

  在十年前,“导打航母。就成了热母话题。

  闹了几年之后,道导仿佛成了航母的克星,并且注定要想几十年前航母取代战列舰那样取代航母。

  从理论上讲,道导确实很有发展潜力,只是还有许多路要走。

  好比飞机问世后三十多年,航母才真正登上海战舞台,并且成为海上霸主。

  即便不考虑侦察与情报问题,假设准确掌握了目标的活动情况,也得解决道导末段制导问题,才能让导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