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名特种兵着地,CH-47迅速偏向大楼,驾驶舱与机舱之间的两挺MK19自动榴发射器喷出火舌,居高临下的将四十毫米榴洒向还在犹豫的台军,既掩护了着陆的特种兵,又压制了台军的对空火力。

  “跟着我,别跑丢了!”

  郑承孝朝叶振邦点了点头,将截麻绳套在了滑降的尼龙绳上,迅速滑落到下方的楼顶上。

  叶振邦没有迟疑,照葫芦画瓢,来到了楼顶上。

  麻绳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作用却很突出,即通过握绳的力量控制下滑速度,还不用担心手套与手掌被磨破。如此来,着地后就能投入战斗。如果在绳降过程遇到危险,还能腾出只手来应对威胁。

  这是特种兵的小技巧,学起来也很容易。

  因为三班的特种兵冲在前面,还有直升机提供的火力掩护,所以叶振邦在楼顶上站住脚的时候,战斗已经大楼内部。

  与以往不同,这次铁靖南最后个离机。

  让直升机返航后,铁靖南朝守在四周的特种兵与空降兵招了招手,向紧急通道的大门走去。

  大楼里的枪声并不密集,全是短点射,只是没人使用手枪。

  除非秘密渗透,不然在短兵相接的战斗,能够轻易打穿防衣与头盔的步枪比威力小得多的手枪更加可靠。

  其实在建筑内作战的理想武器是手榴,只是谁也法包管会炸死谁。

  与港口里的其他建筑物样,司令部大楼并不高,上下共五层。其实,这已经是基隆港最高的大楼了。限制大楼高度,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炸倒栋二十层高的大楼比炸垮四栋五层高的大楼容易得多。

  大楼不高,表明占地面积更大,每层的面积更大、房间更多。

  虽然是特种兵,但是在近距离战斗,枪支的数量比射击的准确度更有意义,人数多的方肯定占优。

  特种兵攻占顶楼后,向四楼进攻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台军也没有使用爆破武器,只是在紧急出口里面堆置了大量桌椅,让擅长快速进攻的特种兵快不起来。

  速度慢下来,特种兵人手有限的问题暴露余。

  这也是特种兵主要执行渗透任务,很少参与正规作战行动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攻占基隆港口司令部大楼、还是城市巷战,都是“杀敌千、自损百”的高消耗战斗,精锐特种部队的作战效能不比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高多少。只有在由单兵战斗力决定成败,而不是人数多少决定胜负的渗透任务,特种兵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如非迫不得已,罗耀武与薛华毅不会让铁靖南率领特种侦察兵攻打台军司令部。

  两次进攻,已经有名特种兵受了重伤,虽然不致命,但是肯定法战斗了。

  “准备手榴,”铁靖南冲到了最前面,“我去吸引台军开火,盯准了扔。”

  “老铁,我去!”郑承孝拉住了铁靖南,“兄弟们没你不行。”

  铁靖南咬紧牙点了点头,没与郑承孝罗嗦。“准备火力掩护!”

  叶振邦等人没有迟疑,立即将枪口对准了墙上的射击孔。火力掩护只是吓唬躲在大楼里的台军,使台军法瞄准射击,让冲出去的郑承孝能够及时退回来,也让投掷手榴的特种兵能够全身而退。

  郑承孝披上了两件防衣,几个守在门边的特种兵取出了手榴。

  没等铁靖南下令,从港湾方向传来阵咝咝声。不但经验丰富的特种兵听了出来,叶振邦等几个空降兵也听了出来,那是炮飞来时发出的声响,从音来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