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聚。淄水又迳梁父县故城南,县北有梁父山。《开山图》曰: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王者封泰山,禅梁父,故县取名焉。淄水又西南迳柴县故城北。《地理志》泰山之属县也,世谓之柴汶矣。淄水又迳郕城北。汉高帝六年,封董渫为侯国。《春秋》齐师围郕,郕人伐齐,饮马于斯水也。昔孔子行于郕之野,遇荣启期于是,衣鹿裘,被发琴歌三乐之欢,夫子善其能宽矣。淄水又西迳阳关城南,西流注于汶水。汶水又南迳钜平县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鲁道,《诗》所谓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者也。今汶上夹水有方姜台。汶水又西南流,《诗》云:汶水滔滔矣。

《淮南子》曰:狢渡汶则死,天地之性,倚伏难寻,固不可以情理穷也。汶水又西南迳鲁国汶阳县北,王莽之汶亭也。县北有曲水亭,《春秋·桓公十二年?经》书: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左传》曰:平杞、莒也。故杜预曰:鲁国汶阳县北有曲水亭。汉章帝元和二年,东巡泰山,立行宫于汶阳,执金吾耿秉屯于汶上,城门基堑存焉,世谓之阙陵城也。汶水又西迳汶阳县故城北而西注。

又西南过蛇丘县南。

汶水又西,洸水出焉。又西迳蛇丘县南,县治铸乡故城。《春秋左传》,宣叔娶于铸。杜预曰:济北蛇邱县所治铸乡城也。

又西南过刚县北。

《地理志》:刚,故阐也。王莽更之曰柔也。应劭曰:《春秋经》书:齐人取让及阐,今阐亭是也。杜预《春秋释地》曰:阐在刚刚城东有一小亭,今刚县治,俗人又谓之阐亭。京相璠曰:刚县西四十里有阐亭。未知孰是?汶水又西,蛇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泰山西南流迳汶阳之田,齐所侵也。自汶之北,平畅极目,僖公以赐季友。蛇水又西南迳铸城西,《左传》所谓蛇渊囿也。故京相璠曰:今济北有蛇邱城,城下有水,鲁囿也,俗谓之浊须水,非矣。蛇水又西南迳夏晖城南,《经》书:公会齐侯于下让是也。今俗谓之夏晖城。盖《春秋左传·桓公三年》,公子翚如齐,齐侯送姜氏于下让,非礼也。世有夏晖之名矣。蛇水又西南入汶。汶水又西,沟水注之,水出东北马山,西南流迳棘亭南,《春秋·成公三年?经》书: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左传》曰:取汶阳之田,棘不服,围之。

南去汶水八十里。又西南迳遂城东。《地理志》曰:蛇邱,遂乡,故遂国也。

《春秋·庄公十三年》,齐灭遂而戍之者也。京相璠曰:遂在蛇邱东北十里,杜预亦以为然。然县东北无城以拟之,今城在蛇邱西北,盖杜预传疑之非也。又西迳下让城西而入汶水。汶水又西迳春亭北,考古无春名,惟平陆县有崇阳亭,然是亭东去刚城四十里,推璠所《注》则符,并所未详也。

又西南过东平章县南。

《地理志》曰:东平国,故梁也。景帝中六年,别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王莽之有盐也。章县按《世本》,任姓之国也。《春秋》齐人降章者也,故城在无盐县东北五十里。汶水又西南,有泌水注之,水出肥成县东北原,西南流迳肥成县故城南。乐正子春谓其弟子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焉。左迳句窳亭北,章帝元和二年,凤凰集肥城句窳亭,复其租而迳泰山,即是亭也。泌水又西南迳富城县故城西,王莽之成富也。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西南迳桃乡县故城西,王莽之鄣亭也。世以此为鄣城,非,盖因巨新之故目耳。

又西南过无盐县南,又西南过寿张县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于济。

汶水自桃乡四分,当其泒别之处,谓之四汶口。其左二水双流,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郈昭伯之故邑也,祸起斗鸡矣。《春秋左传·定公十二年》,叔孙氏堕郈。今其城无南面。汶水又西南迳东平陆县故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