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现在荆襄刘表是答应归降了?”贾诩问道。

  “不错,刘表决意投降,但是他独木难支,战略上虽然藐视那些门阀,但是在战术上我们却不得不重视。”刘辨不自觉的便把后世太祖皇帝的名言说了出来。

  “战术上?”贾诩司空见惯刘辨这多多歧义之词,点头道:“陛下,既然荆襄门阀持反对的意见。还有刘表的反应,看起来陛下皆已猜到。不知道忧愁的可是江东?”

  提及“江东”二字,刘辨也不得不大拍衣襟道:“就是那个狮儿孙策,他插手荆襄的事物了。”“嗯。”贾诩点点头。附和道:“孙策之名,和有所耳闻,此事他来,恐怕陛下会有些麻烦。”

  “嗯。在荆襄我们没有兵力能抗衡江东。”

  “群初生茅庐不怕虎的江东兵,确实让人多费心思。”贾诩点点头道。

  “不。”

  刘辨很果决的否定道:“我担忧的不是那个孙策,是另个人。”

  “另个人?”贾诩不解的问道。

  “幼麟周瑜。”

  “幼麟周瑜?”贾诩双眼眯成条缝隙,追问道:“可是洛阳令周异之子?”

  “哦?”刘辨眼皮条,蛮有欣喜的问道:“和先生竟然知道周瑜其人?”不要说刘辨惊异,现在这个时候,周瑜的名声并不像后世样,名垂千古。

  “嗯。”贾诩笑着点点头道:“诩却是认识此子。”

  “怎样?”刘辨明知故问道。

  “人龙凤。”

  “就这四个字?”

  “难道还有其他什么吗?”贾诩问道。

  “呵呵。没有。”刘辨没有过多泄露周瑜的事情。淡淡道:“和先生,他就是我们在荆襄的对手。”

  “哦。”贾诩点点头,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但是刘辨却是过于注重后世的那些传言了,隐隐之竟然有些惧怕周瑜之名。不过。随即刘辨释怀道:“呵呵,但是联在荆襄也给他留了三个对手。”

  “三个?”贾诩眉头皱,怎么从未听刘辨提及此事。

  小庞统,加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即便是江东小霸王和幼麟恐怕也不是对手吧?”

  “司马懿?”贾诩脑海否定的摇摇头道:“就是陛下留下人,或许也救不了荆襄的局势。面对地头蛇荆襄各大门阀,就已经让他们独木难支,又加上江东孙家的人,恐怕陛下安插的棋子,也不能独立抗衡。”

  “嗯。”刘辨点点头道:“先生此言不错,联确实该动动几颗棋子了。”

  “除了谍卫和苏双的商队,陛下在荆襄难道还有什么”

  刘辨坦然笑道:“和先生所料不错,联确实在荆襄这非盘活江南的棋局上插了几颗棋子。”

  贾诩不解的看向刘辨。

  “荆南四郡之外尚有蛮族未降,尖和先生可曾想起了什么?”刘辨笑着问向贾册。

  经过刘辨这么提醒,贾诩顿时明了。长吸口气道:“臣早该想到。臣早该想到。”

  刘辨转回身拍了拍贾诩的肩膀道:“和,世人常说汉寿、江陵联用不足数千人的部队就打败了数倍的宗贼。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联这两仗,全都是有五溪南蛮的数万族人做后应。”

  “嗯。”提起南蛮人的凶悍。贾诩自知。汉,只有伏波将军马援才能镇抚那些南蛮人,不知道面前的天子是如何做到的呢?

  刘辨不解释。沙摩柯同黄忠的师徒虽然是有名实,但是也是五孝之内的事情。更何况自己曾经救了南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