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算来的话,世卿也失踪十天了呢。」

  愣了愣,姚崇恍然大悟地拍拍手,「了不起,太了不起了,唉呀,在我们想着如何让高句丽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时候,竟然也有人全心全意要使病入膏肓的高句丽死灰复燃,郎君,你觉得哪边的效益比较快呢?」

  「世卿……」李隆基像是没听见姚崇说的话,知道高句丽的现况后,他缓缓低下头轻声呢喃着,「没有什么比你平安事更重要的了。」

  心的大石放下后,李隆基格外轻松,他重新拟定好方向与策略,对其他人说:「世卿如此处心积虑制造机会给我们,当然不能辜负他的美意,想个办法与泉蓝深联系,楚王李隆基惠提供军粮与民生伙食上的协助,请他不要太恋战,切以最低的伤亡、最高的成效,提前结束国家内战。」

  短时间之内局面有了百十度的转变,虽然是出乎意料地迅速,只能说,不愧是崭世鸰。

  张九龄将事件经过写在本子上,包括他当下的评价。利用高句丽街巷住宅的格局以及人民团结的力量,打了场漂亮的胜仗,为了让泉蓝深日后能顺利治理国家,在这个时候就打下良好声望的基础,尽管策略称不上细密周全,淡绝对堪用了。

  只是李隆悌说的对,才失踪十天而已,就能迅速到达这样的成效……莫非,也把郎君李隆基的心思算进去了吗?崭世鸰很清楚自己生死未卜的情况下,郎君会有什么样的判断,若是高句丽没有反抗大唐的才能,这个国家灭亡是早晚的事。

  但,如果高句丽能起死回生,并且拥有成为个强国的资本,那么在它孤立援之际给予同情和帮助,扶植下任君主,肯定比摧毁它之后还要重建治理简单许多。

  谁说武则天派遣候选者前往平定各国是石二鸟的计策?

  真正出神入化的布局在这里。

  乍看之下粗糙简略,却将所有可能的变数都计算进去,说不定崭世鸰才是楚王李隆基人生最棘手的对象。

  「那么郎君,也请容我建议件事。」张九龄把笔记本合上,相当宝贝地放进怀里,「希望您务必牢牢记得今天的经过。」

  「什么意思?」李隆基不解问着。

  「这是截然不同的手段与结果,您要我们想尽办法加速高句丽的灭亡,但崭世鸰却绞尽脑汁让这个国家有线生机,为何会有这两种差异极大的思维,郎君有想过吗?」

  「立场不同、处境不同,理所当然会有不同思维。」

  「的确是这样,可您知道吗?其实我们还在上阳宫的庭院时,世鸰就已经想好些计划了,并说回隆庆坊再和所有人讨论。我不认为他的做法与郎君您样,或许,也跟他现在的做法有异,但有件事情可以肯定,那就是世鸰从头到尾都没想过如何让高句丽死伤惨重。」

  「……」李隆基沉默,事实上他多少有意识到两人作风上的差别,可直觉告诉他,再思考下去不会得到太好的结果。

  「为何世鸰他要这么迅速见效?从他失踪第天开始算起,这十天内他做了多少事?没去过高句丽的世鸰得先看过地图,确认目前禁军进驻的位置与人数,还得统计城内有多少人民。得到大概的数据后,将作战方针用隐秘安全的方法传达到想要反抗朝廷的民众手上,并且小心提防有人暗泄密。作战成功的方法如果有种,那么作战失败脱逃的方式就得想到三种以上,因此得评估风险与胜算。为了在短时间之内取得显著的效果,不能浪费任何个可用资源,有行动能力的而成年人负责削弱禁军势力,战争不分年龄性别,因此孩子也是个柔性战力,边强硬对付禁军,边软性减少禁军人数,并且尽可能地吸收禁军人马。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