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害忠良千古奇冤 奉礼教毁却良缘3
第三节
“绍兴和议”达成,兴奋的天子赵构认为从此可安,下令大赦天下,并大赏群臣。
可是,封赐给岳飞三千五百户食邑的诏书下了三次,都被他拒绝不受,并上书坚决反对议和,认为这是在投降、在卖国。
率真而又不在乎别人看法的岳飞多次上书反对和议,上书天子赵构要求北进原,又敢于公然批评朝廷收取兵权的做法,不只是在主和派、甚至在不少看不起武将的般官眼,岳帅都是个不服管教的麻烦家伙。
几名与其交好的臣子前来岳家军驻地,当面责备岳帅过于骄横,会惹祸上身,力劝其接受朝廷的封赏。
认识到大宋朝廷投降之意已经不可更改的岳灵,担心父帅因此而引来杀身之祸,也多次哭泣着下跪于父帅跟前,并拉着兄长岳云、姐夫张宪起哀求父帅看在义母和家人、下属们的面上,不要再违拗天子之意。
此时,天子赵构又再次下诏好言相劝,岳飞方才接受了此次的封赏。
眼见和议已成,赵构、秦桧君臣怕立下大功的将领们自己法驾驭,加快了夺回兵权的行动。以“推恩”为名,召三位大将韩世忠、张俊、岳飞,并他们手下的高级将领入朝觐见,以便朝廷“论功行赏”。
三位将领并没有什么怀疑,很快就安顿好军队回到临安,还按朝廷的要求,把自己信用的下属基本都带了回来。
岳灵虽然也跟着父帅来到临安,但由于此次和谈使得她对朝廷根本就没有了信任的基础,干脆拒绝父帅要为她向朝廷请封的意思。并以自己为女子,没兴趣参与朝政为由,让父帅不要在朝廷上提及自己。
而且,岳灵也没有和父帅他们住在处,这也是因为此时的临安之认识她的人太多,她便干脆带了景儿前往离城不远的显庆观,看望清义道长之徒、也就是自己大师兄的长风道长。
此时清义道长已经过世,师门与她最亲近的,也就只留下了长风道长,她自然想与长风师兄能有更多团聚的机会。这倒反而使秦桧在陷害岳帅的时候,没能抓到岳灵,让她能够在外面想办法。
韩世忠、张俊被任命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表面上使这些将领能够参与朝廷的决策,但却更隐蔽的夺回了兵权,使得他们法再直接指挥自己原来的部下。
朝廷随后又以战事结束为由,撤销三个专责抗金的宣抚司,收回了将领在地方上的大权,并命令地方上的其他高级将领陆续入京朝见,并对他们进行封赏和改任,然后把各支部队的层将领通乱调,打乱了各支军队原有的隶属关系。
在初步取得成效之后,天子赵构又使诡计架空枢密使之权,利用各种机会制造岳、韩、张三名大将之间的矛盾。
为了配合天子的行动,秦桧把矛头对准了最不听话、也是最有名望的的韩世忠将军。先以封郡王的方法,剥夺了他的兵权。然后,由天子赵构出面说服张俊去找岳帅,说是朝廷打算将韩将军的部下分给他们二人掌管。
结果,率直的岳帅毫不掩饰自己对爪分韩将军部下的反感,直接斥责张俊,说韩将军今天的下场就是他们明天的镜子。
张俊则是反唇相讥岳帅是持兵自重、不服朝廷管束,两人闹了个不欢而散。
秦桧又出毒招,想诬告韩世忠谋反。
可这个事却意让右相赵鼎知道了,被吓了跳的赵鼎,赶忙连夜拉着韩将军闯宫,见到了天子赵构,极力陈述韩世忠对大宋的忠诚,总算是帮韩将军避免了杀身之祸。
此时,直唯天子马首是瞻的张俊辞去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