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日前,兀术已经收集民船强渡长江,大破沿江宋军后,逼近健康。
而大宋隆佑太后,也就是定策有功的孟氏太后正和三位皇子在健康暂住!
第二节
等岳帅的援军渡过长江,才知道健康府府尹陈邦光、节度留后李锐已经迎降,隆佑太后携三位皇子在臣子的保护下逃往南方,暂时没有消息。
刚刚被任命为“尚书右丞”的杜充已退守真州,兀术招降,其人立刻降金。
给金人已经吓破了胆的大宋天子赵构,听说兀术已经带兵前来,已经攻陷山东登、莱、密等州,就从刚停驻不到三天的镇江逃到常州。
随即,听说金兵又攻克健康,杜充投降,对杜充十分信任的天子赵构十分难过,好几天吃不下饭。也正因为此事,天子埋下了对领兵之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兀术渡江后,天子赵构马上再次拚命南逃,整个儿成了逃跑皇帝。在前面逃跑,兀术在后面紧追不舍,跨越江河,轻破关隘,可谓坚不摧。
赵构逃地,金兵破城,比起当年的大辽天祚帝来也不遑多让。
宋军各地的防线都很快崩溃,金军如入人之境,跟在赵构的后面连续攻下杭州、越州、明州、定海。
跟在赵构后面追击的兀术率军进驻杭州,为了不给赵构以喘息的机会,命先锋阿里、浦卢浑率4000千轻骑继续追袭。兵未发,兀术已闻赵构在金兵前锋逼近定海时,采纳了宰相吕颐浩的建议乘船下海,漂泊到温州避难。
金军前锋立刻乘搜刮来的渔船追袭,但在途遇到大风浪,由于不习水战,被和州防御使张公裕乘大风率领船队将金军船只冲散。
等风浪过后,金军方才收拢了船队,但赵构君臣已经远去,追之不及。而且,和州防御使张公裕的战船还在周围打转,随时准备偷袭。
不得已,金军前锋只得退回陆地,大肆掳掠大批财富后北还杭州。
此次大战,金人自称为“搜山检海”,兀术领兵追击赵构君臣,路跨跃数山川大江,往前、战不克。可谓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逢城必破。
江南大宋驻军近六十万,在兀术的十多万骑兵面前望风披糜,竟处可战之兵。
就连名将张俊也在拦截兀术时战败,被迫追随天子赵构南逃。其他如韩世忠等人也没能拦住兀术,也被迫相继撤兵,以避锋芒。
因为此战,兀术越过粘罕跃成为大金第名将,金主吴乞买特旨封其为“平宋第名将”。
好不容易从金兵的猛追逃到温州的赵构,刚刚喘了口气,却又在朝野的激愤,被迫罢免宠臣黄潜善和汪伯彦,改任原尚书右丞朱胜非为侍,随同南奔的都统制王渊为枢密副使负责枢密院军事。
现在已经是面临国破家亡的险境,再想如以前那样压制武将的地位、并限制武将参政已经是不可能的事。
因国事危急,经参知政事范宗尹建议在宋金交战地区的民间组织的指挥者都可以封为镇抚使,并归据守当地的武将指挥,适当提高武将的品级,并可授予过去只授给官的高级兼职。
这样,使得直在前线作战的武将终于取代的官对军事力量的指挥。
随即,为了改善宋军的整体作战能力,朝廷又将淮南、京东西、湖南北各路合并后分为军镇,地方财政除茶盐之外,其它归军镇的驻军所用,以支付军费。从此被大宋朝野直轻视的武将,终于可以正式掌握军队,宋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整体抗金形式也有所好转。
护从赵构南奔的张俊以为赵构经历此场大难之后,能够振作精神、以图重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