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官家赵桓没了办法,只好自己去见太上皇,求赵佶将蔡絛交给李纲处置。太上皇被逼奈,只好交出蔡絛,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心里恨死了为国为民的忠臣李纲。

  因为金人攻城甚急,李纲没时间再管蔡絛的事,只将他关进了大理寺狱,准备守城成功之后处置。却没想到,他不久就被免去官职,再也没机会处置蔡絛。

  李纲等主战派大臣和汴京军民对大宋是忠心耿耿,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虽然抗金的战事还算是顺利,可是胆小、怯懦的赵小官家赵桓却根本就没有守土、卫国之心。他心妥协退让,幻想金兵得到了钱帛之物后就会撤退。

  在主张议和的大臣李邦彦、张邦昌等人的支持下,为了不让守城的军民发现,赵桓悄悄的派李棁、郑望之潜出城墙,前往金营,并许诺增岁币三、五百万两,犒军银三、五百万两都可以,还命他们带去黄金万两和酒果等,送给金人元帅斡离不。

  金人众将领见汴京军民十分顽强,汴京时难以攻克,也很担心自己的兵力不足,攻不下汴京反而折损了太多的兵力,正在苦恼,却在此时接到了宋朝赵小官家求和的要求。

  身为主帅的斡离不便再次施展“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同意大宋的求和之请,向大宋狮子大开口提: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等各万匹、绢帛百万匹。还要以亲王和大宋丞相作人质,以保证协议的履行。

  李棁、郑望之等回城复命,为相的主和派李邦彦、张邦昌等主张接受金人的全部要求,让他们先退兵再说。

  畏敌如虎的赵小官家赵桓急忙召集众臣,假惺惺的告知大家他不忍心看到辜百姓送命,为百姓计决定与金人和谈,商量派谁为使者去金营正式议和。

  李纲被皇帝从城头上召了回来,原本以为是商量守城之事,却意外的听说皇帝已经派人去过城外金人军营求和,差点儿没给懦弱能的皇帝气死。坚决不同意在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与金军议和,要求抗战到底,决不能辜负数军民的心血。并建议理当借和谈之机拖延时日,等待大兵四集,再打败金人。要和谈,等金兵被打退了之后再谈!

  因李纲气愤之下不顾礼仪、言辞激烈。赵小官家勃然大怒,以李纲“违逆君父”的罪名,下旨罢免李纲担任的行营使职,同时以和议将成、需再战为由废掉李纲主持的亲征御营司。

  罢免李纲之后,赵小官家再和众臣商议派人质之事。

  第七回 求投降斥退贤良 毁长城北宋灭亡3

  第三节

  当时,赵桓异母弟康王赵构也在朝,听得金人要求以亲王为质,便主动请求出使金营。

  皇帝赵桓因父皇喜欢幼弟,怕太上皇担忧过度,而且兄弟之间的感情还算不错,出于对赵构安全的担心,执意不许。

  大宋有个比较好的传统,那就是虽然亲王和宗室往往不能参与政务,但地位崇高,皇家也讲亲情。除了开国的两位皇帝有“灯下斧影”的千古之迷,宋太宗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基逼迫兄长之子以外,其他各代虽然也发生过争位之事,但却都没有造成很恶劣的后果。大部分做到了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比起其它朝代应该是好多了。

  赵佶父子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互相之间感情还算是不错的,赵桓对自己的异母弟很是疼爱,不愿意赵构去金营为质。

  赵构此时还算是有担当,再次肯求赵小官家:“金人兵临城下,势大难制,如今定要亲王以为人质。臣为皇子亲王,多年受国家奉养,岂能在这国难当头之时顾惜自身!社稷为重,天下为重,为宗社计,臣愿前往金营为质。”

  赵小官家奈,只得派康王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