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两个孩子已经能够离开母亲,赵惇与自己的几位长辈商量,把自己的爱妻也带上,让她也起领略下大宋的美好江山。
喜欢单独行动的赵惇带上了岳义康的妻子马韵、冷玲也就是耶律可玲和18岁的侄子赵,还有就是跟在帝后身边负责他们安全的吕正义,再加上皇后的贴身侍女灵珠儿和几名侍卫做为随从,扮成的商人在接近西部边境里独自前往西夏。
赵惇的师兄刘卿之前已经随承继道长前往河湟,直负责西部道观的对外事务,对河湟及西夏南部的熟悉人能比,他前不久回京看望家人,正好给自己的天子师弟当个向导。
带上已经改名为"马韵"的完颜轻韵是马忆灵的要求,想让她与岳义康能够早日相聚。赵惇会同意,则是不想在灭金的时候出现什么漏子,到了西部可以让完颜轻韵明白,如今大宋与金之间的差距已经是可挽回,接受这个现实,以免将来万出了什么不好收拾的麻烦,影响到岳义康。
带上皇兄肃郡王赵适的长子成安侯赵,是因为他已经从长风道长门下出师,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直闹着要上战场,不肯再和自己父亲样光在朝廷干事。可他毕竟是长子长孙,这下,论是太上皇、还是两位太上皇后和皇妃,都不同意赵上战场。
这次皇帝西巡,长辈们觉得安全能够得到保证,这才同意成安侯和自己的皇叔起同行,出来见识下外面的世界。
带上耶律可玲,是因为虽然这些年耶律氏表现的很老实,但对于那个心思深沉的大金辽王耶律尚,赵惇并不能完全放心。眼看着北伐渐渐的逼近眼前,此次借西征之机,事先已经与在金夏边境做生意的耶律尚约好,寻机见,也是最后确认双方究竟是敌人、还是主从。
以现在耶律氏的地位来说,赵惇根本不可能允许他们与大宋平起平坐,就算加上西辽也样。那不过是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只能成为大宋的属国。
第二个原因,就是和耶律可玲自己有关了:从隆兴二十二年到现在,耶律可玲已经来到大宋个年头,从个刚刚懂事的十三岁少女,长成了风华正茂的二十岁。对她来说,大宋早已成为分割不开的第二故乡。
从开始的胆小、惊惧,到现在已经把和她相处愉快的大宋君臣当成了亲人,耶律可玲现在的心情十分矛盾。从心底里,耶律可玲不希望自己的兄长再想着要重兴大辽,认为这根本不现实;可是,她又法完全背叛自己的家族。
第十节
直以来,耶律可玲不断的以自己的书信和传回去的消息影响着家人,希望他们能真正的放下不切实际的复国美梦。只是,这种事不是由她决定的了的。
就连婚事,耶律可玲也面临着两难的局面:她不是没有的喜欢的人,可是在大宋成家,如果将来耶律氏和大宋翻脸,她又该如何是好?不在大宋成家,她就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幸福,孤老终身!
看到这段时间耶律可玲越来越憔瘁,天子赵惇自然清楚,这定是因为耶律氏至今还没完全放弃复国的幻想,才会导致了耶律可玲这样两难的处境。
天子赵惇很同情不能自主的耶律可玲,但在关于大宋安危的问题上,赵惇却绝对不会有所退让:故辽旧地最重要的区域就是幽云十六州。论是从国家、从感情上而言,大宋必须收回幽云,耶律氏的复国就只能是黄梁梦!
为了彻底消除隐患,赵惇不介意再借迪古乃的手,干脆灭掉整个耶律氏。人与人之间可以讲情义,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就只能是利益和铁血,信义从来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这还是耶律尚教给赵惇的,他可是记的清楚的很。
快到晚上的时候,大家来到了距离西平府百多-->>